Pages

Thursday, April 1, 2010

教育干預得了嗎?

李兆富- 壹週刊 (A004| 時事| 另壹角度- 1/4/2010)

香港的社會改造工程,始於上世紀戴麟趾當總督的六十年代。六六和六七年的暴動,逼殖民政府「做點事」。由海底隧道到推行六年強迫教育,設置民政主任制度,搞點工人福利等,都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也是香港公共政策的代表作。

自七十年代至今,政府大致重複同一套方程式;回歸十二年九個月,特區政府在建制上,仍然可以隱約看得到殖民地時代遺留下來功利主義的基因:要大灑金錢便開闢新市鎮,搞基建,蓋公屋;另外,教育首要目的是建立市民對社會的認知,難聽一點就是洗腦,資源許可便搞普及,但課程必須嚴格控管。香港行政機關,除了這幾個範疇和基本政府功能,就沒有建立其他可以深入干預市場運作的能力。

可是單就幾個大干預範疇,已經足夠搞出許多問題。像新市鎮,幻想中的「社區經濟」從來沒有實現過。以前的規劃師相信,有了新道路、公屋群和官辦商場及工業大廈等硬件,人人就會安居樂業。 事實上,新市鎮建成初期,因為就業不足和設計不周,帶來極多社會問題,政府就是一直沒有辦法,要等幾十年後社區都已經老化,當年的問題才慢慢自然死亡。

從宏觀角度看,官僚想像中的社會,像一台機器,這裡拉一把,那裡推一桿,任何改變都對應得了。可是,真實的世界,正所謂百樣米養百樣人;拉動計劃經濟的操縱,社會有時沒有反應,有時要很長的時間才有反應,更多時候,反應跟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

回歸後香港出生率不斷下降,到○三年谷底,全年只有四萬七千個嬰兒出生。說到底,經濟不好,大家自然少生育;可是在教育的計劃經濟,五年,十年的教育框架,一條龍由量產教師到學校興建,早就定好了目標。人口的變化,對不起,準備不了。

特區嬰兒要升中了。經歷過早幾年小學殺校,今次教育局想出讓學校自願縮班。可惜,世界就是不會依官僚心目中的劇本發展。有名校已表示不會縮班,因為好學校學額永遠供不應求,也是合理做法。可是,到了二○一九年,要是中間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移民潮,入學人數比現在要多近二萬,縮班殺校之後,屆時又會出現教師人手供不應求的問題,計劃經濟又可以怎樣呢?

歸根結底,政府有沒有必要深入干預教育?若果香港有學券制,入學人數低的幾年,要縮班的還可以試試選擇轉成小班,提高教育成效和名牌競爭。如今管死了,又是誰的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