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October 27, 2008

重新認識自由市場

謝毅 - 獅子山學會經濟研究員, 信報( 經濟企管 P.33, 2008.10.27)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不但顛覆各國的金融體系,還改變世人對自由市場的看法。
  
現在,幾乎所有人都將責任歸咎於市場,指責商賈貪婪招禍。例如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平在國會作證時,承認過去崇尚自由市場的想法是錯的,政府今後應該加強監管金融市場,以免危機重現。持此論者,還包括經濟右傾的法國總統薩爾科齊。
  
至於這場海嘯的根源,包括政府所立的「社區再投資法案」(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如何鼓勵銀行為低收入人士提供置業貸款,以及由政府贊助的(government sponsored)「兩房」如何大量收購次按等,則甚少有人關注。

干預有利有弊


也難怪,美國一直以市場正統自居,對別國經濟評頭品足,久而久之,我們很容易信以為真,以為美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市場。實情又如何呢?原來美國早於1938年已推出「公平勞工標準法」(Fair Labor Standards Act,簡稱 FLSA),正式立法推行最低工資及最高工時。多年來政府不斷收緊政策,鮮有放寬,令勞動市場極度僵化,無法隨經濟起伏而作出相應調整。同時,政府又頒布公平競爭法,規管營商活動,但效果甚微,除了引發無數訴訟,浪費大量公帑外,不見得此法對促進競爭有什麼幫助。

講到國際貿易,美國更是雙重標準:一方面自設關卡,不許外來競爭;另一方面又運用影響力,威迫利誘,要外國開放市場,再傾銷牟利,例如最近在瑞士舉行世貿會談,就因為美國不肯就農業補貼作實質讓步而破裂。所謂「美式資本主義」(American-style capitalism),究竟有多自由,大家心裏有數。還記得奧國學派第三代掌門人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曾經說過:「自由主義的理念從來沒有徹底實行過,即使在英國這個自由主義之鄉亦如是。」又何況美國呢?

若要數跟自由主義最接近的地方,應該首推香港了。已故經濟學泰斗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曾經稱香港為二十世紀自由主義的典範,成就足可與一百年前的英美日相提並論。香港的經濟繁榮,實有賴前財政司夏鼎基的「積極不干預」政策,這一點,沒人能夠否認。好可惜,自從回歸後,政府開始往左走,愈來愈偏離以往的成功之道,直至兩年前,特首曾蔭權公開表示「積極不干預」已死,氣得佛老要鼓其最後一口氣,在《亞洲華爾街日報》撰文批評「香港錯了」,事件引起國際關注。

當然,香港也不是完全自由市場,若細心觀察,不難發現政府干預無處不在。但干預也有好多種,有利有弊,關鍵在於其對競爭的影響。大體而言,干預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國營企業或由政府發出的專營權。先說前者。由於政府有稅收支持,毋須自負盈虧,故定價往往不依常規,私人公司根本難以與之競爭;無競爭,自然無進步,像香港的教育、醫療、房屋等,之所以弊病叢生,歸根究柢,是政府太有為。

至於後者,雖能杜絕直接競爭,但間接競爭還是免不了。例如政府早前將港深廣高速鐵路香港段的五十年專營權批給港鐵經營,表面上無競爭,可以大做獨市生意,但如果將直通巴士計算在內,間接競爭可不少呢。當然也有例外,像電力市場,只有中電和港燈,視乎地區而定,除非閣下重過原始生活,鑽木取火,否則根本無權選擇,只能任由兩電宰割。

第二種是價格管制或貿易壁壘。與第一種比較,此類干預對市場的傷害較少,因為競爭仍普遍存在,只是程度有別,或以另一種形式出現罷了。例如立法推行最低工資,禁止頂爛市,求職者就會轉而比拼學識、經驗、技能、年齡、性別、國藉等,凡此種種都屬於「非價格競爭」,最低工資無權干涉。而貿易壁壘只針對外來競爭,但只要國內市場夠大,選擇夠多,消費者也可以各取所需。

第三種是社會福利。奧國學派第四代掌門人海耶克(Frederick Hayek)主張,當社會變得富裕,我們應該向弱勢社群伸出援手,讓他們免受赤貧之苦。唯一條件,是政府盡量不作直接干預,改為在「市場外」提供援助,或稱間接干預,將影響減到最少。當然,影響再少,也會擾亂市場秩序。比方說,自從有了綜援,工資下降有一個底線,如果太低,例如月薪500元,市民就寧可拿綜援,也不會工作。換言之,因為綜援,市場的自我調節受到限制,無法運作自如,只是兩害取其輕,總比最低工資好。

自由市場≠無政府主義

由此可見,自由市場不等於無政府主義;高舉市場,也不代表否定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預。以戰後的香港為例,政府在教育、醫療及房屋等領域,有較重要的角色,但在其他方面,一般甚少干預,起碼沒有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對進口貨不設關稅,也沒有外管制,資金可自由進出;加上稅制簡單,稅率較低,鼓勵市民為自身利益努力奮鬥,終於成就香港的經濟奇。我以為,以上都是常識,不論有無讀過經濟,都應該知道。殊不知最近有人像發現新大陸般,聲稱「市場不是萬能,干預不是萬惡」,大有下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捨我其誰的氣概,確實令人啼笑皆非。
  
最後,我想用米塞斯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語。他說:「是否每個人都應該把經濟學認真地研究一下呢?這個問題,不可能有一致的答案。但有一點倒可以肯定:如果某人沒有充分研讀經濟學,而居然以言論或寫作對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發表贊成或反對意見,那簡直是不負責任的胡說八道。」

Tuesday, October 21, 2008

Work, not welfare

Dan Ryan is a director of The Lion Rock Institut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 Insight A15, 2008.10.21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of Donald Tsang Yam-kuen's recent policy address was his plan to introduce an across-the-board statutory minimum wage in the coming 2008-2009 legislative session. While no doubt guided by the best intentions - if implemented - this policy would be disastrous for Hong Kong. It would lock our most vulnerable members of society out of the workforce, create a pool of persistent long-term unemployed in Hong Kong, and sow the seeds of a destructive welfare culture that has caused such heartbreak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In short, it would punish the very people it intends to help.

When discussing this issue it is important to push past the emotive language and understand what these laws actually do. Minimum wage laws make it illegal for an employer to offer work to or to continue to employ a person for less than an amount determined by the government. Proponents like to cheerfully state that what this means is that these laws guarantee that anyone employed will not be paid less than the minimum amount. While this, at first glance, sounds appealing - it does not tell the full story.

The flip side is that if the economic value of a person's labour is worth less than the prescribed statutory amount they are by law prohibited from being employed. Minimum wage laws therefore - by definition - create unemployment as they force a particular 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out of the workforce.

To illustrate this point, imagine for a moment that a minimum wage of US$500 per hour were introduced in Hong Kong. The result would be that all those of us whose labour is worth less than US$500 per hour - which probably includes all but a few very highly paid lawyers and bankers - would be legally prohibited from being employed in this city.

The effect is identical for those at the lower end of economic ladder. If the economic value of a person's labour is worth HK$20 an hour but the minimum wage is set at HK$30, then that person would no longer be able to be legally employed in Hong Kong. This policy by its very nature affects those with the least marketable skills, those trying to enter the job market, newly arrived migrants, the disabled, the elderly and other disadvantaged groups.

What happens to all those people currently employed at less than the to-be-established minimum wage? What happens to those whose labour is worth less than the prescribed minimum amount?

In many western countries the answer to these questions unfortunately is that the individual becomes a welfare recipient. The view seems to be that if the economic value of a person's labour is worth less than the minimum wage then they would be better off - and it is somehow more compassionate - for them to simply receive benefits from the government. The tragic fallacy of this thinking is exposed in the violence-ridden communities of aboriginal Australia, the social breakdown amongst the once proud working classes in Britain, and in the fatherless homes of black America where public welfare has caused so much damage.

The truth is that the best thing a person can do is to stay in the workforce even if not very well paid. While one may not earn much to begin with - perhaps just bed and board - as one accumulates skills, experience, and reputation, the economic value of one's labour increases. Many of this city's tycoons famously started off washing dishes for a living. A person's human dignity is far more enhanced by staying employed rather than forced on to welfare.

All human beings have intrinsic worth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ir labour. Those of us lucky enough to have been given talents that have a high economic value should be grateful for them. The best thing we can do if we are genuinely concerned about the less well off in society is to donate money or commit time to those individuals and private institutions that - for little or no economic reward - devote their lives to helping the less well off in our society. Arbitrarily drawing a line deciding who should and should not be in the workforce is not the answer.

Monday, October 20, 2008

政府應帶頭正視風險

黃健明 - 獅子山學會經濟研究員, (信報 ~ 經濟企管 P.33,2008.10.20)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股市暴瀉、經濟衰退似乎亦難以避免。金融海嘯的成因,或指政府監管不力,或以把貸款證券化的金融衍生工具為禍首,內裏真相仍有待學者、專家深入研究。然而,累積多次危機研究結論、政府費盡心思左修右補,經濟仍然起伏不定如儀、金融危機依舊重複發生,看來只因人性所致。

人性所致

每當經濟持續增長一段時間,財富逐漸累積,平穩增長的經驗慢慢使人忽略風險為何物,爭相賤賣風險以求更高回報(記憶猶新乎﹖)。風險溢價偏低,投資行為改變實質經濟活動,過度投資、過度消費可以循環一段時間,不理性的繁榮得以自我實現。然後,微小的經濟轉變甚至偶發事故重提風險所在,風險溢價返回常軌、便宜資金無以為繼,於是早前借來的繁榮終要本利歸還。當然,經過一段沉悶但理性的時期,經濟會由谷底拾級而上,逐漸沖洗傷痛的印記,以便讓經濟周期循環不息。

假如一切始於人性,那麼任何由人參與的經濟制度恐怕都難以避免經濟周期的起伏。當年內地以計劃經濟大力推行「大躍進」,其非理性程度與市場經濟所見無異;凱恩斯信徒指導政府把稅收開支舞高弄低,只是換來滯脹之苦。

假如一切始於人性,政府加強監管是否能夠防範這種隨經濟起伏而來的金融危機也頓成疑問。觀乎歷史,由荷蘭鬱金香、房地產、股票證券、新興市場潛力、虛無的網絡科技概念以至眼前的「證券化貸款」(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泡沫「禍首」總是推陳出新。

其實,市場經濟從無否定政府監管的需要,但當市場深受「禍首」之害,因而能夠更為準確地評估相關風險時,才賊過興兵般對其加強監管,只怕減低市場風險成效有限。再者,諸如網絡科技和金融創新產品等,對於經濟有其實質作用,若在風險盡顯時才加以扼殺,似乎不智。試想,假如政府在科網泡沬後對網絡科技嚴加限制,對於經濟肯定害大於利。

海嘯之下,香港雷曼擔保的「迷你債券」(mini bond)持有人首先受害,投資本金或因雷曼破產出售「迷你債券」的抵押品而虧損。從電視畫面所見,部分「迷你債券」持有人年近退休或業已退休,只因銀行銷售人員誤導而買下該等產品大有可能 (因此着重聲譽風險﹝reputation risk﹞管理的銀行,即使客戶同意,出售高風險投資產品予年老長者仍然是慎之又慎,不會輕易放行),但要求政府一刀切地對所有持有人賠償十足本金,卻是有失道理。部分個案若屬銀行誤導,持有人在政府或政黨協助下,理應據理力爭,以求賠償。相反,要是持有人當初為求更高回報而承擔風險,則自應承受損失。

政府堅拒為「迷你債券」持有人「包底」,卻於10月中宣布動用外匯基金,把存款保障金額由10萬元增加至不設上限。當時世界不少主要金融體系均已宣布存款全保以穩定存戶信心,未知政府是否掌握資金流向數據,發現已經陷入「囚徒困境」(即雖然各國皆不實施可能會對各國較好,但一國實施以後,別國只好跟隨)而被迫推行全保。若然確如政府所言只為「防患於未然」,代價可能過高。

道德風險

金融海嘯所及,銀行的穩健備受關注,資金開始從中小型銀行流向較大型者,這是存戶正常的避險行為。存款全保不但停止存戶的避險行為,更加反其道而行,鼓勵資金於此非常時期趨險逐利、流向利率及風險均較高的財務機構。道德風險不只在於存戶層面。政府多次強調香港銀行財政穩健、資本充足率遠高於最低要求,所言確是實情。不過,銀行力保財政穩健、犧牲收益保留較高資本充足率所為何事﹖無非就是給予存戶信心、防患擠提於未然,亦可於短期內應付如擠提等突發的資金需求。是次存款全保的舉措,雖然只是為期兩年,但已代表政府將在必要之時,以公帑代銀行信用,消弭銀行資金流走的壓力。如此說來,銀行因何還要維持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口中「相當充裕的資本」﹖
  
公帑「包底」增加道德風險,其往往影響深遠,甚至或為他日危機埋下伏筆,不能不小心行事。亞洲金融風暴之時,政府並無怯於政治壓力而對樓價作出過什麼保證、對負資產者給予什麼補償,這對最近幾年資金泛濫之時樓市仍然相對「理性」肯定有其作用。

Monday, October 13, 2008

最低工資對弱者落井下石

何民傑 - 獅子山學會政策研究員 , 信報 (經濟企管 P.31 , 2008.10.13)

自由思想大師海耶克的名言:「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當然,海耶克當年是針對子虛烏有的社會主義作出批評,也掀動全球拉倒社會主義的運動。但社會主義從來沒有止息,還透過工會運動、福利政策甚至以環保為名的強制,以不同形式變種復活。在香港,最低工資的立法風潮,可說是社會主義的左傾象徵,也引發大家思考最終受害的,將會是原想幫助的弱勢社群。

削弱勢者議價自由

我認識一位不懂廣東話的新來港人士麗姐,連中文字也不懂幾個,又要照顧家裏的小孩,就算成功入住公屋,丈夫的收入也不足支付家庭開支。最後麗姐在住所附近找到了一份清潔工作,收入雖然低於目前倡議的六千元月薪最低工資,但僱主就因為她願意以較低薪水入職,而僱用了麗姐,家庭收入增加的同時,又可以兼顧照料子女。

但倘若訂立最低工資,好像麗姐這般沒有什麼議價能力的弱勢社群,就是最後以調低薪金來換取工作的機會也被剝削掉!少數族裔、新來港人士、退休人士、沒有工作經驗的年輕人,通通都會因最低工資而失去議價自由,工作崗位將會由能力較強的人取代。加上面對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本港的經濟和就業情況一定大受打擊,弱勢者本來就是最先要面對衝擊的一群,立法最低工資是對弱勢社群落井下石。

不少輿論預期星期三的施政報告會公布最低工資的立法決定,不論最後公布的方案是保安和清潔行業的行業性立法,還是一刀切的全面立法。如果特區政府以為提出立法就是回應了最低工資的政治訴求,改善港府現在低落的民意,那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為在經濟環境轉差的情況下,立法最終只會引發更多政治運動,針對立法範圍、工資金額等細則,衝擊政府的管治,並會預見成為長時間的政治問題。

事實上,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的最低工資制度,但從來都沒有成功解決弱勢社群的就業問題,連當年因為想阻止婦女以低薪入職而始創最低工資的美國,也就最低工資問題爭持不下。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研究員大紐馬克(Neumark)和奧廖娜(Nizalovaof)對領取最低工資的年輕人作出追蹤研究,結果發現在二十歲時曾經領取最低工資的年輕人,若領取最低工資時間愈長,往後日子的收入和能夠就業的時間就會愈少,長時期實行最低工資對年輕人的影響就會愈深。

美國德克薩斯州A&M大學的兩位教授,唐納德迪爾(Donald Deere)和韋爾奇(Finis Welch)對美國實行最低工資作出長時間的研究,得到一個總結:「我們的結論是簡單和直接的:每當增加最低工資,以為幫助低生產能力的工人,但就更少這類工人會受聘用。」

負所得稅制更勝最低工資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佛利民在《資本主義與自由》一書中,主張以負所得稅制(Negative income tax)來作為解決貧窮問題的方式,以政府補貼而不是法定工資的方式來保障每個人的最低收入,他認為法定最低工資是錯誤而且沒有效率的。

其實,以扶助弱勢社群為出發點的最低工資,絕不能獨立推行,而必須連同現在的綜援制度一併檢討,研究以設年期的負所得稅制,鼓勵低收入者就業同時,確保到他們的基本生活,也不會直接影響弱勢者的議價自由,踏上自力更新的成功道路。最低工資的禍害就是剝削弱勢社群的議價自由,原想幫助的一群就會成為苦主,連入職的機會也會失去。曾特首,請懸崖勒馬!

Monday, October 6, 2008

自由經濟 錯在你令世界太繁榮

王弼 -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 信報 (經濟企管 P.29, 2008.10.6)

美國的金融海嘯直捲世界,輸出的有毒資產禍害全球,有不少中港評論便指責美國自己闖下的禍要世界各國承擔,特別是各主要債權國如中國、日本和中東國家,美國必然因此失去其盟主地位,而中國在國際的影響力能更上一層樓。

毒奶毒資相似之處

事實上,入侵伊拉克已使美國的聲望動搖,再經此一役可說是元氣大傷,世界局勢已有根本性的改變,回歸到二十世紀初的列強爭霸時代,正如林行止先生所說,這對世界愛好和平的人來說不是一個好兆頭;故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中國的國際地位就算得以提升,但中國人也不應沾沾自喜,何況中國也自製了毒奶事件,其影響世界的程度絕不亞於美製有毒資產。其實兩件事是有許多相似之處,而成因也是因社會過度繁榮之故,這從何說起?

自二戰末期布雷頓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Conference)起,各國明白到二戰的起因之一是,由於三十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期所實施的貿易保護主義,故在會議上決定於戰後成立關貿總協定(GATT,就是WTO的前身);現代的自由貿易可以說是在人類在促進世界和平的願景下展開。戰後重建令各先進國經濟迅速發展,可是第三世界如中國、印度和非洲等的國民生活並沒有得到很大改善,仍是在飢餓的邊緣掙扎,明顯是由於這些國家在政治上從沒有穩定下來,而沒有讓市場可以正常運作之故;第二世界的蘇聯和東歐衛星國的增長在計劃經濟下也很快地變得似有若無,可是資本主義世界的發展到了1973年的石油危機也到了瓶頸。

戰後三十年,就算是在資本主義世界,各國政府都是奉凱恩斯經濟為明燈,所以當時所謂自由經濟跟現在的自由是沒法相比的;現在我們享受到空前、由經濟自由所帶來的繁榮,是由於各國領導人,包括英國的戴卓爾夫人、美國的列根和我們祖國的鄧小平看到香港這個自由經濟的典範後,大刀闊斧去規範化(Deregulation)、減少政府干預所帶來的結果;所以美國從來不是自由市場的堡壘,香港才是,這不是我們向自己的臉上貼金,而是獅子山學會在海外出席國際智囊會議各智囊,包括美國的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所公認的。

世界的全面經濟自由化在這三巨頭不約而同下展開,中國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就把世界四分一人口從飢餓帶進溫飽;英國縱使不能恢復世界霸主的地位,但也擺脫了歐洲病夫稱號,倫敦回復了昔日的光彩;美國更擊倒蘇聯成為唯一超強國,柏林圍牆倒下,全世界從1990年起都擁抱資本主義,到今天已有無數人因經濟自由化而得益。現在的越南摩托車滿街、非洲每九個人便有一個人有手提電話、印度亦在世界經濟舞台上舉足輕重,無論閣下認為資本主義多不公義、貧富懸殊的情況多嚴重,也不能否認它把世界帶到空前的繁榮,以致有不少人開始以富足的年代(the Age of Abundance)來形容我們身處的時空。

資本主義為人類作出的貢獻是無可爭議的,但獅子山學會卻從來不認為它是完美無瑕的,尤其是當人類的煩惱已從掙扎求存變得瑣碎到為呼出的二氧化碳都覺得有罪咎感時,已預表了人類真正危機的降臨。

金融海嘯和毒牛奶都是世界因豐裕得太快所產下的問題;毒奶是當全世界大量新興國家的生活水平因着自由經濟一下子得以大量提升,對糧食,無論是對質對量的需求都大增,可是牛奶的產量不可能追得上,加價本來是出路,可是糧食加價從來是政治不正確,特別在畏通脹如虎的中國是絕對不可行的,商人們又沒有政客們的高尚情操,有錢而不賺,於是在牛奶加水和「蛋白精」,有多少奶農知道「蛋白精」會造成如此禍害,天知曉,但大機構對「蛋白精」持眼開眼閉的態度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勿因噎廢食

同樣道理,富裕國家在自由經濟下急速發展了二十年,累積了大量財富,傳統金融工具或生意根本滿足不到資本家期望財富高增長的要求,在有如此的需求下,銀行家又沒有理由有生意不做,於是設計了大量衍生工具,正巧美國偉大的政客們又為民請命,要銀行不論貧富地借錢給想置業的人,按揭證券於是產生,最後衍生出金融海嘯。

但我們就因此可以定論自由經濟是完全失敗嗎?金融工具因這次事件就不應該再創新?中國因有一些無良商人便要否定走向資本主義的道路?這等於年輕人在失戀後說以後不再戀愛的晦氣說話吧!縱觀歷史,荷蘭人創造銀行制度和股票市場,中間也不知產生了多少經濟泡沫,古人承受了多少創傷,我們才享受到今天的成果,難道我們這一代就軟弱得擔當不了創造性毀滅所帶來的痛楚?危機帶來創新,可是帶給人類幸福的創新,如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和資訊革命等卻從來不是由政府官僚、什麼創新科技基金和委員會主導的,高呼政府干預能解決現今危機的朋友們,等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