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June 30, 2010

足協暫未引進科技以避誤判


嘉賓:孫柏文
主題:社會現象
內容:對於球證於世界盃犯下嚴重錯判,國際足協初時態度強硬,表示「誤判」可能令雙方受害或受益,這是「公平」的。嘉賓孫柏文表示,他可以接受球證誤判是比賽的一部份,但國際足協禁止場內重播畫面,就似乎有點過份。幸好數日後國際足協一改口風,表示引入科技以避誤判,可以考慮,但未知何時執行。 嘉賓:孫柏文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81281

反競爭法在針對誰

王弼 -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信報 (理財投資P.37,2010.6.30)

獅子山學會一向旗幟鮮明反對特區政府訂立「反競爭法」──該草案由最初冠名「公平競爭法」,經我們猛力抨擊後當局偷偷地把「公平」兩字刪去。無他,2008年進行公眾諮詢已表明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免受監管,而無論西方的英國皇室控制印撲克牌專利權,壟斷直至1602年始被法庭推翻;或東方中國歷來朝廷的鹽鐵專賣,政府本身就是反競爭之源,歷史就是最有力的證據,所以稱這法案為「反競爭法」也絕不為過。

重提競爭法意有所指

政府最近又悄悄在立法會重提競爭法,表面理由當然是為民請命。在香港日漸民粹的氣候下,把社會問題歸究於大財團當然極有市場。不過,市民以為反競爭法代表大財團的末日,買東西會便宜一點就大錯特錯。

正如上述,政府有豁免權,意味港鐵、國泰到各公共事業仍然可以大賺御准壟斷錢。所謂法定機搆不管,那大財團也應吃點苦頭吧?可是,2008年政府在推出反爭競法諮詢文件前,開刀的對象卻不是「剝削者」大資本家,而是小本經營賣粉麵的商人──當時港九粉麵製造業總商會在報章刊登廣告,強烈建議同業把各類麵製品的批發價和零售價調升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五,時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的馬時亨便立刻去信「提醒」,商會最後撤回加價建議。

相對發水樓也好,天匯事件也好,就算推出什麼「九招十二式」,地產商還不是依然顧我、悠哉悠哉過活嗎?那有像賣粉麵的小商人慌忙回避?我不相信政府有意用反競爭法壓逼小商販,那只是這法例必然的副作用。

無論如何,從政府一向對超級大財團的態度,對付真正的壟斷者肯定不是政府的目的。既然老虎打不了,徒叫市民失望,最後成為政敵的把柄,為何政府還要通過這樣的法例?

有說最低工資是曾蔭權最不想通過但因抵不住政治壓力而要立法;不過,反競爭法卻是他的心之所屬。而且,他竟然在政改的大是大非後便急急計劃向立法會提案,便顯得事不尋常。

政治藝術:別只看表面

有報道指曾特首與建制派在政改事情鬧得不愉快,要以燒烤作和頭酒補鑊,欲以雞脾打其牙骹軟。問題是我們曾特首從一開始已非阿爺的真命天子,勢孤力弱,早已難討價還價,所以才鬧出所謂第二支管治團隊。曾特首既自稱政治家,對西環、民建聯、工聯會和其他建制派當然知道要忍讓,所以副局長分餅仔等事,是可以預期的。

而忍辱負重的曾特首,終於在政改事情被逼往牆角,絕地反擊,繞過西環甚至港澳負責人而直通天庭,雖然政改通過吐氣揚眉,但過橋抽板,讓建制派「有辱無榮」,得罪那麼多老主顧,難道燒烤宴就可冰釋前嫌?往後又如何使他們支持自己施政?

政治藝術,從來像在湖中游泳的天鵝,表面平靜,實質雙腳在水底猛力掙扎;平時笑面迎人,背後互相撕咬,才是政治永恒真理。而正如拿破崙說,勝利女神眷顧的是擁有最多大炮的一方,所以政客發展政治勢力版圖是非常重要的。

要在得罪人後還期待他們繼續支持自己,就是自己有討價還價的武器在手。從世界各地案例,如歐盟以反競爭法對付美國巨企如微軟、英特爾、蘋果等,是歐洲保護主義好使好用的外交武器。

香港的反競爭法也很可能是這樣的工具:政治家透過委任反競爭法委員會成員,對各行業監管,包括在港的中資機搆──實情是從豬肉入口,我們已可見到中資機構在糧食、能源,甚至金融如人民幣業務,很多對內地的經貿往來,在市場都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反競爭法對這些中資機構有否影響?政治家乘這法例勢鞏固自己地位,增加與第二支管治團隊討價還價的籌碼。政府在政改翻面後急急向立法會提反競爭法案,又有什麼稀奇?

獅子山學會

行政總監

王弼

info@lionrockinstitute.org

利字當頭:港鐵陷害

利世民,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 B15 2010. 06. 30)

世民手頭有現金,打算長線持有港鐵(066)。可是,理由卻是我最不希望見到的一個。

曾經在香港以外的地方乘搭鐵路的人,一定會讚嘆港鐵整潔和方便。毫無疑問,物業發展收入補貼,讓港鐵可用蝕本方法辦客運服務。不過,蝕本不一定服務好,有補貼更和優質管理精神背道而馳。所以,港鐵總算是一家管理超卓的好公司。

世民問股壇女俠胡孟青,對港鐵這間公司的看法。「香港好多大牌公司,不理會中文傳媒。港鐵就不一樣,對分析員和股評人有問必答。可惜,搞得掂財經界,又面對不了公眾客戶,加價有許多障礙。」

用政策扼殺競爭

加價和政治壓力,在香港已經變成所有大公司的共同問題,不是港鐵獨有。可是,香港的交通政策,卻是明目張膽向港鐵傾斜。世民就曾親身經歷過一件事,說明了鐵路優先的霸道。話說將軍澳有一屋苑,向來有一條綠巴線服務,接連到藍田。屋苑業主委員會和綠巴營辦商,希望將服務伸延至觀塘。運輸署反對,理由是觀塘承擔不了每小時多6班小巴,這說法是否成理,可用客觀事實推翻,運輸署為了當年新通車的將軍澳線,而要取締其他所有交通工具,也是有白紙黑字的紀錄。

像港鐵這種管理超卓的公司,竟然都要用政策去扼殺競爭,不是陷害是甚麼?政府推出競爭法的條文,但詳細內容欠奉。港鐵會被豁免嗎?又或者,政府會說明港鐵不會有任何特權嗎?我信港鐵會繼續有特權,繼續可以用地產變收入,補貼客運服務,進行不公平競爭。我信親疏有別,所以港鐵是合法壟斷,PE再高都合理。

上次暫緩立法,政府說會消除民間疑慮,結果湯藥都不換,也沒做任何工作。港鐵有特權,有甚麼出奇?學肥仔孫的說法,一注獨贏買港鐵合法壟斷!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Tuesday, June 29, 2010

利字當頭:日本曙光

利世民,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 B13 2010. 06. 29)

否極,或許真的泰來。經歷了近18年的衰退,日本終於出現了一絲曙光。上星期六,獅子山學會董事會主席Bill Stacey傳來一篇《華爾街日報》的專題,內容是有關日本新政團Your Party。話說,Your Party是由六個自民黨搞出來的。輿論認為,今次大選,Your Party可以脫穎而出,成為大贏家。

Your Party倡小政府減稅

日本政壇,近幾十年來,基本上都是自民黨的天下,但一直以來都是黨內有派。幾個政客分裂出來自組政黨,不算是新聞。不過,今次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這個政黨的主張:小政府和減稅。

香港人可能會覺得:「呢的,曾蔭權都識講啦,有乜咁特別?」冇錯,曾蔭權都識講,的確無甚可觀之處;不過,Your Party打正旗號改革,從選民手上拿得支持,加入執政聯盟,香港又似乎未有人做得到。

要知道,日本政治,台前的政客像走馬燈。說日本有民主,可是政制設計根本就是行政霸道,在後台的官僚才是真正掌實權。政客只要觸動官僚的既得利益,輕則失去政黨支持,被人邊緣化;重手一點,像當年小泉純一郎的頭馬,活力門創辦人崛江貴文,犯的罪不會比其他政客的少,被抹黑和判罰卻比任何人都重。

衝官僚而來,前路肯定不易走。《朝日新聞 》訪問Your Party創辦人渡邊喜美,這位改革者老實不客氣的說:「菅直人他們幾乎一上台便跌進了財政部的陷阱,可見官僚的催眠能力非常厲害。」渡邊喜美在安倍晉三執政時,擔當金融及規制改革大臣,和官僚交手的經驗非常老到。順帶一提,安倍晉三是另一主打改革被拉下馬的犧牲品。

要是Your Party在日本即將進行的大選中,贏得夠多席位,執政民主黨放棄國民新黨,改與Your Party結成執政聯盟,不妨買點日股。這可是人家的競選承諾啊!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Monday, June 28, 2010

Best Practice Journal in Legco

Best Practice Journal in Legco
On June 28th, the LegCo Panel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cussed Competition Law, and Best Practice was required reading. The article made the case that competition law could only be implemented with a legitimately elected administration as well as - it's most important point - that the root of competition problems in Hong Kong is the Government.

Others picked up on the article cited, "Competition Law - Why Hong Kong is Different," and further disseminated the piece around the blogosphere. To read that issue of Best Practice, click here.

探討美國金融改革法案

嘉賓:孫柏文、黃元山
主題:國際金融
內容:美國金融改革法案似乎「雷聲大、雨點少」,比想像中溫和,是否有成效?嘉賓孫柏文認為這方案未解決「Too Big To Fail」問題,另一嘉賓黃元認為,法案改變了收購文化,特別在衍生工具的交易,也認為沒有改變「Too Big To Fail」情況。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81091

政府推競爭法惹爭議


嘉賓:孫柏文、李兆富
主題:社會現象
內容::「競爭條件草案」將交由立法院表決,社會目前爭拗點是哪些機構可以豁免,例如公營機構或對經濟有利益的機構。其實今次已經是政府第三次試推「競爭法」,這次政府使用高明招數-並沒有指明哪些行為違反競爭,而是倡議成立委員會,是否違法由它們決定,希望減少社會爭議。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81194

Thursday, June 24, 2010

利字當頭:十萬蚊上車

利世民,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 B16 2010. 06. 24)

不用10萬元,便可以置業,天天吵說上不了車的人,會落嗎?「嘩,咁筍?大陸樓都唔得啦!」絕對無花無假。話說今個星期五,居屋貨尾又開售,其中最便宜的,在大澳,只不過是30萬元,三成首期,10萬元都不用。「咁遠,點住啊?」

大澳居屋僅30多萬

噢,不打緊。不如看看馬鞍山錦豐苑,全部200萬元以下,600多個單位,可以慢慢揀。「新市鎮,始終差點。而且,錦豐苑最新二手成交,832呎只不過賣180萬元。抽籤又不是必中……」不打緊,今次有港島東的東濤苑,樓王的價錢,也只不過是300多萬元呢。「300幾萬元買居屋,不如買私樓!」

先旨聲明,世民無意貶低居屋買家。畢竟,百貨應百客。如果你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專欄作家,會很喜歡30多萬元的大澳龍軒苑;又或者你在追求的女孩,住在港島東,搬近一點,就親近一點,貴一點也無所謂。

不過,我們總要明白,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樓盤,甚至乎,在買的一刻自覺是完美的居所,隨時間流逝,會覺得不再合適。那位專欄作家,在將軍澳的報館找到了夢寐以求的工作,難道每天從大澳出發嗎?港島東的女孩,終於追到手,但說要搬到西半山的豪宅才願意下嫁,那個居屋單位又怎算?

世民只想提醒大家,買居屋容易,但是過了回購保證期,未補地價就不可出租,也不可以賣,所以買居屋前,請先有心理準備。噢,當然,要求政府復建居屋,卻可以甚麼準備都不用。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Wednesday, June 23, 2010

分析政改前後

嘉賓:孫柏文、李兆富
主題:社會現象
內容:6月23日起,立法會審議2012年政改方案,但之前數日,形勢急轉,不單止市民迷惘,連議員也大感意外,究竟政改審議前後,會出現甚麼現象?今集請來孫柏文及李兆富,與主持一起分析。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80647

人民幣不應升值

王弼 -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信報 (理財投資P.35,2010.6.23)

中國人民銀行於周末宣布將逐漸增加人民幣率彈性,被市場解讀為升值,資產市場迅速回應,亞太區股市反應尤其激烈,升幅全球之冠,亞洲貨幣普遍升1%以上,原材料如銅價單日升幅更達2%,均高於人民幣的0.42%。

消息公布前,資產價格已因早前歐洲債務危機過分超賣而反彈了兩周,人行的決定如火上加油,此乃一石二鳥之計,一方應付G20峰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一方為農行上市打打氣。然而,投資界認為人民幣升值為國內外經濟注入動力,一致看好前景,但我卻認為是趁好消息出貨的良機,人民幣如果在這時候升值,對中國不是好事。

近年人民幣突破性的變革,應是2005年放棄緊盯1美元兌8.28人民幣的率,之後於三年內升值兩成,在金融海嘯後又於六點八三比一的水平緊盯美元兩年。所以,那次貨幣改革可分為2005年至2008和2008年 2010年兩階段。

上證六千多點難復見

2005年的升值之背景,是那次變革成功的關鍵。如不善忘,應記得中國經濟從沙士蹂躪中復蘇僅兩年,環球經濟也在科網泡沫、九一一和會計醜聞後,格林斯潘以超低息刺激經濟下,得到兩三年的和平日子。2005年全球經濟復蘇勢頭已成,中國也從一個輸出通縮的國家,開始因應付不斷增加的出口訂單,大量購入原材料而輸出通脹(原材料而非制成品的價格上升),但國內通脹還是似有若無。資產價格方面,上證綜合指數從2001年的二千二百四十五點下降到2005年6月 6日的九百九十八點才見底,結束四年漫長熊市(沒錯,中國是有熊市的),國內同胞都聞股變色,樓市亦是難兄難弟,買家輸多贏少。

而奇怪的是,中國經濟自亞洲金融風暴、在通縮的情況下,經濟增長連年達7%以上,資產價格可謂大幅落後實體經濟。在這雄厚的經濟實力下,加上龐大貿易盈餘,人民幣升值兩成可算是小的了。

可是,踏進2007年,上證綜合指數竟於兩年間上升六倍,到六千一百二十四點!房地產升幅亦不遑多讓,再加上各類食品糧油、能源和日常用品漲價,通脹非常嚴重。要明白一點是,對外國貿易夥伴而言,貨幣升值可以是藉通脹或率上升達成的,而在2005年至2008年,兩個情況都出現了,所以人民幣的實質升幅,是遠遠超過兩成,很有可能在2005年偏低的率,2008年已是偏高了!這就完成了升值的第一階段。

其後,金融海嘯掩至,人行決定剎停人民幣升值是沒錯的了。然而,是4萬億元財政刺激方案也好,人行以水淹七軍之勢迫國企借錢也好,國內的房地產突破海嘯前的高峰,過多的流動資金和財富效應下通脹又重燃起來。更甚者,歐洲債務危機又至,外幣對美元大跌,通縮在歐洲若隱若現,人民幣變相升值近10% (以去年9月計算)。金融海嘯後,雖然價名義上按兵不動,實際上卻又升了不少,人民幣現在的問題是過高而不是偏低!

升值有百害而少利

更令人憂慮的,正如上述,中國輸出通脹是因製造業對原材料需求強勁所導致的,出口製成品卻因低技術和過度競爭,一點提價能力也沒有,所以美國雖然也瘋狂印鈔,一來錢只填進銀行黑洞,不會搆成通脹,另外原材料漲價都由中國廠家承受,只要問問大部分廠家朋友,看看富士康事件,就知中國根本是西方的血汗工廠!有說人民幣升值會從降低進口原材料費用,那更本站不住腳,因為原材料的漲價,永遠高於人民幣名義升幅,在工資飆升、實質價過高的現在,出口商更難生存,轉為高增值工業又不可揠苗助長,可以說人民幣升值是百害而少利!

再者,人民幣如像2005年般慢慢升值,熱錢更不會走,房地產泡沫會更難對付,西方要求人民幣升值跟本是橫蠻無理兼靠害。中國應該做的,是加息壓通脹,房地產不再漲,熱錢自然會走,當然會有經濟調整的痛苦,但製造業和物價會穩定一點,讓經濟再上正軌鋪路。然而,加息觸動到有樓人士,特別是有很多土地物業階層的神經。中國經濟發展之複雜,不是不言而喻嗎?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info@lionrockinstitute.org

Tuesday, June 22, 2010

探討未來人民幣匯率機制


嘉賓:李永權、孫柏文
主題:中國經濟
內容:市場對人行再啟動匯改反應正面,但嘉賓李永權指出,人行已清楚表明,匯率是由中國決定,並且是可控制的,是要循序漸進。雖然匯率可升可跌,但由於外界多數認為人民幣被低估,所以人行這次舉動,外界普遍認為人民幣將會升值。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80541

利字當頭:好男人不會亂投資

利世民,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 B11 2010. 06. 22)

「歐豬的情況跟日本不一樣。前者,欠的是外債;後者,只不過是欠自己的國民。」一位好像很了解國際局勢的公共知識分子,發表他的偉論。「債權人是否自己的國民,又有甚麼實質的分別呢?難道,欠自己人的錢可以不用還?還是欠外人,他朝default人家也拿你沒辦法?」世民認真的問。

政府藉通脹印銀紙減債

事實上,政府欠債,無論是誰的錢,結果只有兩條路。第一條路,就是節衣縮食,刺激增長,長命債,長命還,行這條路,要很大的政治勇氣。第二條路,就是繼續借,同時慢慢加點通脹,一來用多印的鈔票還點利息,二來透過通脹,將欠下的債慢慢消弭掉。試想,一年2%的通脹,就算一點本金也不還,30年間便磨掉一半的債。

債主有防禦的機能。當政府揹了一身債,也不再為鈔票的購買力負責,這時就出現了所謂的通脹預期。如是者,政府發的債也越來越不值錢,要付的息率也越來越高。要是官債的持有人多是自己的國民,理論上政治改革的支持也會多點。

可是,像日本這個世界最大的國債市場,不但政府沒有一點洗心革面的決心,最近就連國民對這個投資的信心也越來越低,尤其是當日本政府的負債有增無減。

日本人不信政府長遠計劃

據說,日本人都不信政府的長遠計劃。年期短一點的國債,相對更受歡迎。今年3月底,6000億日圓國債的拍賣,只錄得2.25倍認購,是04年4月以來最低。過去一年,日本家庭持有的國債投資,下降了 4.63%。

日本政府找了廣告公司,叫女士揀「好男人投資國債」做老公。不過,世民倒覺得,換了精明的香港女士,很可能會說:「蠢男人,先至會借錢畀人。」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Monday, June 21, 2010

聯儲局聲明或礙市場預期


嘉賓:孫柏文、羅家聰
主題:國際金融
內容:美國又到議息之期,大家期待會後聲明有何啟示。嘉賓羅家聰指出,現時會後聲明已是溝通工具,用來影響市場預期。至於失業率、通脹等數據,亦會影響市場如何解讀會後聲明。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80452

Friday, June 18, 2010

利字當頭:西人睇天匯

利世民, 蘋果日報 ( 財經要聞, B17 2010. 06. 18)

前晚,睇完瑞士數西班牙,收到獅子山學會王弼傳來的電郵,差點笑死。那是彭博新聞的一篇報道,標題直譯是:樓宇交易撻定反映政府控制價格初見成效。嘩!Did I miss something?

認為政府出招見效

細讀才知道,講的,原來是天匯事件。不過,說來也奇怪,華文媒體和輿論,都傾向將天匯撻定盤,視為托價不成的鬧劇。至於西文媒體嘛,將重點放在整體資本環境,由限制豪宅按揭成數到九招十二式。

外文媒體編採人員的觀點,香港人始終感覺抽離一點。讀過彭博新聞之後幾小時,又見到《金融時報》如是說。

或者,外圍的氣氛真的很差,令他們的輿論傾向睇淡?歐洲的慘情,世民不用多花篇幅;就算在美國,雖然股市仍然撐住,但新屋動工情況亦遜於預期,始終未算走出陰霾。

香港樓市確實有點降溫。不過,世民倒是懷疑,這是不是九招十二式的成效。畢竟,在訊息混亂的日子,除非是心水清有精力的投資者,一般人還是以持有現金永遠都是最上算的策略。

雖說通脹會慢慢削去儲蓄的價值,不過,黃金和地產買賣牽涉交易費用,若非長線,又或者預計會發生高速通脹,否則搞來搞去最終都是益了那些中間人。

話說回頭,世民絕對主張媒體多點深入發掘天匯事件。托市談何容易?世民倒想知道,那些賣樓的,搞這些小動作,實在的效果有多大?

幾千萬至上億元的交易費用,雖然是左手來右手去,花在做好點產品上,不是來得更有益嗎?香港做生意的人,究竟是甚麼心態?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Wednesday, June 16, 2010

小心藍血人

王弼 -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信報 (理財投資P.27,2010.6.16)

縱觀歷史,人類與大自然實在有着非常微妙但吊詭的關係。一方面人類依賴大自然的供給,發現並順着其規律加上自己的勞動力取得餬口,更一步步發展文明,滿足肉體以外的精神需要。但同時,隨着擁有肉體和精神上的滿足,人類又開始不甘自然界那種擠牙膏式的供給,於是便生出挑戰大自然的心態,從中國神話后羿射日、到 舊約《聖經》的巴別塔,甚至是夏娃偷吃禁果,都描繪着人挑戰宇宙的「反叛性」。

在這些神話故事中,人類希望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證明自己與神同等,甚至更有能力、能較神把大地管理得更好。不過,幾乎所有神話,如果人類有如此僭越念頭,其下場就是沒有好結果,正如曹Sir常說的:「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使你瘋狂。」對於某些人來說,特別是一部分從政的,這些所謂警世的神話,散播的訊息卻是令人十分沮喪。他們認為,既然造物主創造了一個不完美的世界,就「好打有限」,甚至根本不存在。這一類的政客會跟他的追隨者說:「如過人類都同心(當然在我的偉大領導下),各人都沒有私心依法而行(當然亦是我訂的法律),通過政府施政立法,我們現在社會面對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現實是,上一世紀發生的許多人類災難,都是由這些理想主義的政客所引起的,德國、蘇聯到遠東,讀者都可以找到明顯例子。這些政客有從武力革命登上權力的顛峰,更可怕的是例子當中,竟有人是從民主選舉、合法的從人民手上獲得絕對權力。

迷信政府萬能 堅持立法監管

可是,我敢寫包單,在得到絕對權力成為殺人狂魔以前,斯大林也好、希特拉也好,他的親和力、人民對他的好感,是絕對不亞於奧巴馬和金馬倫,更遑論更勝過我們特區的官員議員們。所以,獅子山學會一向認為民主很重要,但更相信單靠民主選舉不能防範暴君的出現,要加上不迷信政府萬能、不迷信凡事要政府立法監管的堅持,才能保障我們現在享受的自由。故此,當我們看見凡有問題都高呼政府立法監管的政客,讀者便不難明白我們為何特別提高戒心。

不是危言聳聽,正所謂溫水煮蛙、見微知著,暴政獨裁者不是他天生DNA有問題,而是他食髓知味,見以政府監管為名,事事插手民間活動,又得到掌聲,最後得到更多權力,于是便如上了癮般以立法的方式,企圖把社會改做成為自己心目中的烏托邦。好像希特拉,上世紀三十年代初上台,以公眾健康為由致力禁煙,得到德國近半數醫生支持並加入了納粹黨。

當然,這是一個開始,以後納粹黨和這些醫生們怎樣為「劣等人民」強行絕育以推行優生學、實行安樂死以減低社會負擔和屠猶等事迹,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事了。

所以,當今天我們立法會和官府中一些政客,以自己有着尊貴職業、專業人士身份,自己討厭抽煙就推行種種禁煙政策時,我的神經難免被觸動。畢竟,現在的煙民很多都明白二手煙的害處,吸煙時盡量以不影響他人為前提,2007年禁煙法實行以前,他們都選擇在後樓梯吸煙,可謂是尊重非煙民的舉動了。但主張禁煙的政客、團體,非要趕他們到街上吸煙不成,結果在中環的街道上,煙民都在垃圾桶邊「打邊爐」,我們想聞不到二手煙也難了。

首先要清楚申報個人利益:我不是煙民。而禁煙這議題,對獅子山學會來說,討論價值遠遠比不上最低工資和競爭法這些會打爛人飯碗的法案重要,但對本會嚮往一個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社會,在煙民已經被教育得很自制的香港,我們政客對煙民的容忍度,直接反映了香港的民主發展成熟程度,是非常有象徵性的。

畢竟,煙民普遍都較草根,忙裏偷閒在一角抽一支煙減減壓,是他們少數能負擔的廉價娛樂之一,可是香港一些自稱為民主鬥士的人,其容忍異見的程度,卻是令我們有極不愉快的經驗。

言論自由被嚴重扭曲

有一次和一個禁煙活躍分子辯論禁煙對錯問題時,當她意想不到我們會反對她的禁煙主張時,老羞成怒的她竟不斷發電郵滋擾我們。當我們不理會她時,她更不斷寫信給我們一位義務員工的正職上司,投訴他反禁煙的立場有損他正職公司的形象,誓要這位義工失去正職不成。真理愈辯愈明,歡迎再在擂台辯論,但意見不合便要斷人米路,那什麼叫言論自由?要是權力真的在這些人的手,我們的命運又會如何?

更甚者,當有着尊貴職業、專業人士身份的政客,不只要管人抽不抽煙,還要管工資如何制訂,訂競爭法教企業家如何競爭。政府在他們的龐大壓力下,在上次咨詢糊里糊塗也希望盡早提案立法,完全不理會在這兩年發生了金融海嘯,營商的客觀條件已完全改變,至少這方面的咨詢要在做吧?不斷立法讓充滿理想主意的政客們掌握更多權力,真的是香港人所樂見嗎?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info@lionrockinstitute.org

Tuesday, June 15, 2010

利字當頭:個人消費概念穩陣嗎?

利世民, 蘋果日報 ( 財經要聞, B13 2010. 06. 15)

大陸中央要推動個人消費概念。怎樣推?上調最低工資,立即就可令平均有工作做的收入上升。嫌工資上升帶來的效應太慢?直接補貼吧!噢,最低工資令到一些人失業嗎?擴大社保的範圍,人民便不用擔心了。

要是這些政策,都不用埋單計數的話,當然很好。但是,漫畫都有教等價交換的道理,堂堂一個大國的計劃經濟大員,不會未聽過吧。只不過,在宏觀經濟調控,永遠都有兩種人不會反對,甚至乎,連出句聲的機會都沒有。被剝削的永遠是普羅大眾?你會不會是在社會學系和文化研究花了太多時間了?Get a real job,please!

留錢給下一代不夠實際

廿世紀的政治,驗證了社會上最好欺負的,永遠是還未出生的人。無錯,一個國家一起先使未來錢,好不快活,最過癮的是,下一代又有再下一代,子又有子,孫又有孫,結果還是公道。

大家要是明白政府如何以發鈔來代替徵稅,以通脹和高利率掩飾低裝的管治,那世民便不多花筆墨。對經濟學根底薄一點的朋友,道理也不難明白:當鈔票增加的速度快過經濟實質增長,鈔票的價值也不斷下跌,其他所有東西的價格也不斷上升。要是你常留點錢給下一代,對不起,到他們用這筆錢的時候,可以買得到的東西也不及以前的多。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回到大陸,中央政府要搞那麼多的福利主義,部份要企業食了死貓,算數;不過,始終還有其他的開銷。靠稅收嗎?世民念書的時候,早就知道大陸的稅收效率奇低,是沒有法治的後遺症。還不是同一道板斧嗎?也許,今朝有酒今朝醉,個人消費概念會有點noise。不過這種泡沫又可以撐多久呢?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玩具創富










嘉賓:孫柏文、李兆富

主題:投資策略

內容:雖然小朋友喜歡玩具,但若果要受他們歡迎,依然要靠良好的設計。最近一套模擬「煮食仔」的玩具,仿真度極高,令一眾嘉賓與主持驚嘆不已!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79977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79978

Monday, June 14, 2010

分析政改「起錨」口號









嘉賓:孫柏文、王永平

主題:社會現象

內容:政改表決在即,政府鋪天蓋地宣傳,「起錨」口號日日聽幾十次!今集嘉賓孫柏文、王永平與一眾主持人,分析政府這次政改宣傳有何得失之處。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79896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79897

Wednesday, June 9, 2010

唔使再讀凱恩斯!

孫柏文 - 獅子山學會研究部總監,AM730(投資M34-大明燈,2010.6.09)

孫柏文曾經聽過一個古仔,今日要同大家分享。有個經濟學家叫John Maynard Keynes,中文叫凱恩斯,如果你讀過香港教育署嘅會考程度經濟科課程,都應該知佢係邊個。

佢以前喺英國劍橋教書,有日佢授課時,就見有一個之前嗰晚去玩、劈酒嘅學生,因為酒氣未消、筋疲力竭,上課時瞓着咗。

凱恩斯見到佢咁,就即刻大發雷霆,走過去學生度大力拍枱,跟住要求個學生答佢啱啱問嘅問題。

學生即時彈起身,雖然嚇一跳,不過清醒起嚟就咁答:「凱Sir,我真係聽唔到你問乜。不過答案係政府應該加大開支!」今日要同大家分享嘅原因,係因為凱恩 斯真係吓吓得加大政府開支做解決經濟問題嘅答案。例如,問佢:「西班牙失業率達20%,點先可以降低?」佢唔會話叫西班牙檢討下,更唔會講如「老闆唔可以 炒人」,呢啲特區著紅色衫後生仔、露事業線後生女社運家最支持,不過最終搞到工人冇工開嘅低能政策。

凱恩斯只會答:「加大政府開支!」究竟呢條橋得唔得?呢個之後再講,不過吓吓加大政府開支嘅代價,就係政府財政赤字會愈來愈大,冇儲備就會有國債。最終債 台高築,爆煲等人救。而一救就會喪權辱國,因連使錢權利都會俾咗救你嘅「恩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盟、北京,大家對號入座),你個政府仲可以做啲乜?

被教育署教科書誤導嘅你會問:「政府加大開支變赤字,只要短暫,經濟一反彈,稅收上升,咪冇事囉?」咁我就只可以反問:「財赤對經濟咁好,咁全球政府加碼 使咗錢成兩年,點解經濟都係一池死水?」不過,凱恩斯如果喺九泉之下聽到我反問,一定經佢個問米佬克魯明(Paul Krugman)答:「咁要再加大政府開支!」今時今日嘅世界情況,除非你係個只望香港嘅典型特區社運家,否則凱恩斯學派嘅經濟理論已被證明係錯!錯都 算,仲要禍害人間。

所以,依家去到歐洲因政府財政失控,爆連環金融危機,最開心應該係我呢啲讀過中學程度經濟學嘅人。

因為平時啲人問你啲喺中學學過嘅嘢時,你記唔起就只有尷尷尬尬咁轉話題,不過今時今日問關於凱恩斯學派嘅經濟學時,大家就可以話:「俾番晒先生啦!乾淨 晒!」我亦奉勸學生哥們,如果你讀經濟(Econ),就唔好再讀凱恩斯啲嘢。好似讀天文學仲讀緊話地球係平、又係喺宇宙中心嘅書。你可能話:「不過先生話 試卷會出喎!」我只可以答:「呢啲咁嘅A要唔要都罷。」因為個試仲考得凱恩斯啲嘢,個A遲早唔值錢!

作者為前石油業證券分析員,視股市為終身學習場所,不斷交學費。

資本主義好

王弼 -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信報 (理財投資P.39,2010.6.09)

獅子山學會正密鑼緊鼓籌備出版繼2007年《往左走.往右走.海耶克啓迪自由之路》後的第二本作品,取名《不方便的通識》,預期7月完成在市場有售。

有一次跟該書作者、本會的政策研究員謝毅見面,公事過後,閑談間說到現在的歐羅泡沫爆破和歐洲福利主義的崩潰,謝毅說:「有人說,歐洲債務危機是為海嘯第 二波,但很奇怪,那些左傾的經濟和社會學者十分低調,不像第一波時空群出動,說什麼告別新自由主義;歸根究柢,是第一波源於華爾街,即資本主義大本營,而 第二波是歐洲的福利主義,即左仔眼中的天堂,現在天堂變地獄,他們自然無說話好說。」

美就業情況不樂觀

我說:「金融海嘯的源頭,華爾街當然責無旁貸,但如沒有美國政府搞什麼《社區再投資法》(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鼓勵連儲首期─就是置業的第一個鍛煉─都通不過的人買樓,沒有這樣的愚蠢決定,華爾街又怎能上下其手?況且資本主義的神髓,就是有公平的賞罰制 度。華爾街大鱷們也在金融海嘯中沒了頂,雷曼就是最好的例子,投資做錯了就要受罰,資不抵債就要破產,破產後資產出售到有眼光的人手上,讓他們作更有利社 會的投資,人類文明就是這樣進兩步退一步的方式向前走,也就是經濟學大儒熊彼德(Joseph Alois Schumpeter)所說的經濟周期理論中最精要部分。」但美國政府跟華爾街千絲萬縷的關係,當時一味靠嚇,一定要救其他大鱷不成。好了,最後有錢人存 于高盛、大摩的錢都保存下來,投資都翻生了,投行高層高高興興用納稅人的錢分花紅。但中小型銀行呢?這兩年來全美國就有二百二十一間倒閉,並沒有減慢跡 象,上周五公佈的就業數據顯示,政府創造的職位已無以為繼,main street失業率再升破10%只是遲早問題;反觀雷曼破產的善後工作,只花年半已清理得七七八八,又那是最初形容好像天要掉下來?美國政府賞惡罰善,奧 巴馬向華爾街屈膝,不是彰彰明甚嗎?」

美國若獨自加息全球有難

剛巧,菲律賓的智庫盟友N先生到訪,聽到我們的對話,職業病發作,立刻分析當前天下大勢:「美國金融危機,自己救市還可以理解。最笨的是有一些國家,美國 有難,自己像是前生欠下美國似的,把吃奶的力也出盡救市,搞到自己高通脹和資產泡沫,我的陰謀論是,今天如果美國仗著兩百年的經濟雄厚底子,像對付蘇聯一 樣,損人不利己地加息,刺破你的資產泡沫,有誰可憐你?」「話說回來,世界有三大麻煩:一、像謝毅所說,歐洲福利主義正式宣佈破產,民衆為保障自己財產, 不再提供資金予鼓勵先使未來錢的政府,慣搭順風車和吃免費午餐的歐豬首先遭清算,天堂變地獄。然後,那些五十步笑百步的歐洲其他國家如匈牙利、法國等,也 逃不了遭清算的命運。這警號將擴散到歐洲其他比較負責任和理智的國家,如沒有最低工資的德國和瑞典等,如果再不腳踏實地改革,政客還是一味只懂派糖拿 選票,下場只會如歐豬們無疑。可是,現在已經遭殃的歐豬們又如何收科?壓縮公共開支,吃慣歎慣的民衆只會上街跟你拼命,社會動蕩導致經濟下滑,到頭來赤字 還是不斷擴大。」「二、北韓眼見美國在遠東的勢力衰退,不斷打刷邊球挑釁,這頭瘋狗連大佬中國的話也當耳邊風。三、英國石油公司(BP)的漏油事件,做成 生態大災難,BP有否人力物力技術清理油汙存疑。頭兩件事都是政府失效所造成的,第三件是自由市場中的BP管理不善所引起的,我看不見三件事有任何完善的 解決方法。」歐洲爛攤子 大羅神仙難救我說:「BP漏油事件,其實解決方法並不如你想像中複雜。BP管理不善也好、意外也好,它的油井漏油就是他的責任,清理油汙的錢當然也是由他 負責,政府也應全力追究。最差的情況會是,BP要變賣資產清理油汙,再不成就是破產。我不知為什麼公衆都對破產有莫大的恐懼,以為破產後的資產會在空氣中 消失。像BP這樣的大公司,如果破了產,普通股持有人權益便化為烏有,債券持有人被削髮(haircut),公司債務重組後,清理油汙仍會繼續,但換了管 理層的新BP在削減了債務的前題下,業務很快會重回正軌,整個過程不牽涉納稅人的血汗;冤有頭債有主,都是BP的股權和債權人承擔責任,這就是資本主義美 妙之處,那像美國名為穩定經濟實為官商勾結的政府干預?又或是像歐洲政府帶領人民瘋狂用人家的錢而讓自己四十歲退休般不負責任?至於歐洲的爛攤子,真的大 羅神仙難救。」N先生說:「都是你們香港的一套行!連年盈餘,在前幾年剛有赤字時便不是立刻把公屋商場民營化填財赤嗎?叫領匯是吧?又沒有阻礙低學歷青年 就業的最低工資、政府為你們安排退休等傻事,可見你們的政客不會派糖買選票、不給人民假象、鼓勵個人責任,都是有遠見、有水平的,歐洲發生的事,更顯得你 們香港人務實能幹。所以我們東南亞的盟友,都說香港『頂呱呱』!」聽著N先生說得興高釆烈,我和謝毅對望苦笑,心想不好潑人冷水,破壞人家美夢,拍一拍他 的肩,去酒吧討論一下海耶克和米塞斯理論,繼續發著資本主義的理想國千秋大夢好了。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info@lionrockinstitute.org

iPhone4 視象通話是賣點?










嘉賓:孫柏文、李兆富

主題:社會現象

內容:iPhone 4首次加入視像通話功能,雖然只限於WiFi模式,已足夠一眾Fans引頸以待。不過並非所有用戶也喜歡這功能,例如嘉賓孫柏文就反對,相反李兆富就十分喜歡,因為操作容易、身在外地可與朋友聯絡、開放平台讓其他裝置也用得到。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79522

Tuesday, June 8, 2010

由富士康事件看經營危機










嘉賓:孫柏文、李永權

主題:企業管治

內容:富士康大幅加人工66%,由每月$1200激增至$2000,亦有其他內地企業提高人工。嘉賓李永權指示,這些代工生產毛利極低,於是需要密集式勞動才有利可圖,若然人工大幅提高,勢必令經營更困難。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79415

利字當頭:長勝將軍

利世民, 蘋果日報 ( 財經要聞, B13 2010. 06. 08)

上星期在獅子山學會培訓班上,世民問:「市場有長勝將軍嗎?」90後的學員都覺得莫名其妙,反問:「難道企業倒閉關門才是正常?」

世民:「也不一定。一般環境下,有錢賺的生意只會越做越好,不會無緣無故倒閉。可是,如果有些企業,人人都覺得它無論如何都不會倒閉,那大家就要小心,因為市場真的沒有長勝將軍。背後一定有些代價,只不過我們平時忽略了。」學員:「對不起,仍然摸不通你想講甚麼。」

世民:「60年代前,香港金融業基本上完全無任何監管,久不久便鬧擠提。60年代,香港開始監管銀行業。過幾年,塵埃落定,銀行業再沒有出過甚麼大事,銀行 業的排位,也沒有大改動。唯一例外就是大陸銀行的出現,但陸資銀行的市場佔有率,也說不出是標青。」學員:「難道你要見到銀行倒閉?那可會做成很大社會震 盪。再者,世界上有那一個地方的銀行業沒有監管。」

世民:「財金監管的歷史,比你想像中短。美國的FDIC也是1933年才成立,已算是世 界第一。當然監管一旦存在,人民有了預期,現在要撤銷監管就不容易。就是由於銀行業變了管制下的,風險因素較難估計的融資,便要到股票市場。所 以,69年才開業的遠東交易所,幾年間便做了起來。今天的大財閥,不少就是在那幾年壯大起來。」「之後呢?」 學員問。

下一代更難創新天

世民:「70年代中,當時的政府已想將四家交易所合併,不過要到86年才成事。80年代,之前講及的一班港商,將壟斷了的股場當作提款機。90年代,換了陸 資做主角。香港80年代後,只有寥寥幾個白手興家故事。那你們現在知道,Capitalism without failure is like religion without sin的意思是甚麼。希望你們明白,政府製造更多長勝將軍,代價是,你的下一代更難創新天。」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娛樂表演賽 孩子莫參加

施永青,AM730-C觀點,2010.6.8

鳴謝施永青先生給予轉載

有家長見我贊成讓子女在年輕時受點挫折,問我應不應讓他的子女參加由電視台主辦的歌唱比賽。他本來是反對的,但讀了我昨天的文章,覺得讓孩子去面對一下現實世界的殘酷,或者可提升他們的E.Q.,將來會更懂得去面對失敗。

我問他有沒有看到12歲的林星湋,在參加無線《超級巨聲2》後的遭遇。他當場就被批評(應該說是被取笑)得落淚;事後更被Facebook的群組圍攻,肆意揶揄,加入辱罵的網民,一星期裡就超越了一萬人。在這種情況下,要小孩子相信自己其實唱得不很差,實在並不容易。因為網上的評論無需面對後果,批評者的用詞常毫無忌憚,極盡惡毒的能事。這種侮辱,不要說小孩子不易承受,大人聽到之後,心情亦久久未能平伏,無必要讓小孩子,在心志未成熟前,就去經歷一次這樣的洗禮。

我年輕時也有參加過報紙主辦的填色比賽與徵文比賽。填色比賽拿過獎,令我有兩個學期對美術科特別有興趣。徵文比賽雖屢敗屢戰,到中學畢業後,才嘗試過投稿被採用的滋味,但過程中促使我學會了「我筆寫我心」的簡單方法,亦促使了我後來公餘投稿的習慣。有讀者驚訝我可以連寫五年專欄都不脫稿,可能就是因為我從小就珍惜投稿被採用的感覺。

以上我參加的比賽,雖也是由傳媒主辦,但印刷傳媒始終與電子傳媒有別,參賽者的個人身份是隱蔽的,不用直接面對觀眾或聽眾。年紀輕輕就要在眾人面前接受失敗,當然不是人人一下子都能接受得了的。何況,現時的評判都喜歡出位以增加節目的吸引力,常不顧參賽者的感受,把參賽者羞辱一番。我雖贊成讓小孩子間中嘗嘗挫折的滋味,但亦應該循序漸進,不宜一下子受創過深,要治療也有難度。

我傾向先讓子女參加一些體育方面的比賽,因為這類比賽有公平和簡單的遊戲規則,輸贏自己也可以計算結果,失敗前早可以有心理準備,無需在評判公布時才晴天霹靂。當子女明白勝敗乃兵家常事後,才讓子女參與一些要靠評判主觀判斷的學術比賽。 有些比賽,如唱歌、跳舞,既可以是學術性的,也可以是表演性與娛樂性的,關鍵要看是由哪些機構來主辦。由電子傳媒主辦的比賽,無可避免會被娛樂性與表演性所染污,不一定適合兒童參與。要小孩子唱情歌或跳拉丁舞,我始終覺得有點不自然,甚至有點肉麻。這類活動,即使小孩子想參加,做父母也可以拒絕,不一定要有 求必應。

此外,表演性的比賽,一旦勝出,就可以出人頭地,甚至名成利就。太早讓小孩子嘗到虛名的滋味,很容易從此上癮,以後想去娛樂圈闖蕩。但這圈子不容易混,失敗的比成功的多。子女年幼的時候,還是以學習文化知識為上,行這條正路,子女將來的人生會較為安穩。這個道理,家長應不難明白。

Monday, June 7, 2010

集團主席與行政總裁分家









嘉賓:孫柏文、李家祥

主題:企業管治

內容:位高權重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79334

利字當頭:高盛講世界盃

利世民, 蘋果日報 ( 財經要聞, B15 2010. 06. 07)

上個月,高盛仍然有心機發表一份關於世界盃的報告。文件全長75頁,供人網上免費下載。本來,高盛講波,是不錯的PR stunt。這份文件的資料,工夫尚算做得不錯。有借題發揮的宏觀環境分析,也有各國的往績。

根據高盛的推算,巴西奪世界盃的機會率是13.76%;接下來的是西班牙,機率是10.46%;德國奪盃的機率排第三,9.4%;港人最愛的前宗主國英格蘭,今年也有9.38%的機率,比起奪盃的機率排第五的阿根延高0.3百分點。

巴西倒灶機會也有八成多

好了,這些機率代表了甚麼呢?對於自以為看透玄機的人,這些就是套戥的數據基礎。可是,對球迷和賭客,高盛的推測卻是:「阿媽係女人!」

綜合各種資料來源推算奪盃的機率,結果必然是所有熱門,繼續是大熱門。可是,歷史告訴我們,大熱倒灶時常發生,甚至乎,比捧盃的機會更多。

機率不是用來推測未來。數據反映每一剎那的機率,可是下一秒,環境變了,機率也變了。當然,有些環境因素變動不會太多;可是,環境因素的數目太多,當中又互為因果,要推算未來,又談何容易?就算是幾場波的結局,也不易估。其實,同樣用高盛的推算,也可以說巴西拿不到冠軍的機會,是八成多。幾場波已經這麼難測,各國的未來,可以估得準嗎?

(延伸閱讀:http://bit.ly/akTKL3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馬會獸醫勝評級公司

孫柏文 - 獅子山學會研究部總監,AM730(投資M31-大明燈,2010.6.07)

上周,我哋特區單一最大納稅單位,香港賽馬會,宣布要罰練馬師梁定華。審訊小組決定,判處罰款七萬五千大元,算係罰得重。咁梁定華做過啲咩要罰得咁重?

首先大家要明白馬會練馬師嘅職責,就係幫啲馬主練好佢哋啲馬。由食啲乜、點操練、馬匹瞓覺時舒唔舒服,都係練馬師負責。咁當練馬師覺得隻馬準備好,可以參賽時,就會為佢哋報名。

報名後,就唔係練馬師話跑得就會跑得,都要最後獸醫把關,睇吓有冇啲健康問題,冇先跑得。要獸醫最後檢驗,原因有兩個,第一,當然係為隻馬本身,如果唔跑得都俾佢跑,就即係虐畜囉。第二,當然係保護投注人士嘅利益,一旦係因健康問題而隻馬輸咗,咁就好無辜。

其實人都係咁,好似我哋國寶劉翔,就算佢其實狀況大勇,又天賦神速,不過,一旦扭親隻腳都照跑,咁就唔好啦。

咁點解上周梁練會被罰?原來佢有訓練隻叫「三扒兩撥」嘅馬,咁就去報名出賽。點知獸醫話健康唔及格,唔准跑。情況就好似啲投資銀行咁,想出批投資產品,點知俾信貸評級公司一睇,就話唔達標。

咁如果揸正來做,梁定華就應該等到隻馬好番,先再報名。不過梁練冇咁做,佢將「三扒兩撥」俾另一個獸醫睇,仲要冇同第二個獸醫講話已經睇過以及唔及格。不過,第二個獸醫,雖然唔知隻馬曾被檢驗,但同第一個獸醫一樣,都係唔俾隻馬及格。

唔好理梁練為乜咁想隻馬跑,亦可能佢唔鍾意呢個「不及格」評級,所以就走去揀獸醫,揀到啱為止。情況就好似啲投資銀行咁,批投資產品已經被話唔達標之後,唔走去檢討吓自己賣緊乜,反而走去另一間評級公司,希望第二間可以鬆手啲。

咁梁定華同啲投資銀行有咩唔同?就係把關嗰個唔同。馬會獸醫,係馬會請返來,出糧係馬會,仲要係馬會安排邊個獸醫睇邊個馬房。有咁嘅安排,係因由創立至今,馬會將馬匹嘅安危同馬迷嘅利益放喺第一位,所以獸醫唔使驚你練馬師。

至於投資銀行同評級公司就唔同。當投資銀行出產品要評級時,係投資銀行出錢請評級公司。當然,如果間銀行成日都收唔到「鍾意」嘅評級,你間評級公司就會愈來愈少生意。結果係啲信貸評級亂來,「AAA」級滿天飛。

馬會就係知,個百年金漆招牌一定要全力維護,所以練馬師梁定華淨係冇同第二個獸醫講過話,其實隻馬已被另一個獸醫驗過,都要被馬會重罰。

所以睇到呢段新聞時,孫柏文覺得馬會獸醫遠勝評級公司,做馬迷好過做債券投資者。

作者為前石油業證券分析員,視股市為終身學習場所,不斷交學費。

讓子女受點壓力與挫折

施永青,AM730-C觀點,2010.6.7

鳴謝施永青先生給予轉載

總覺得現時的年輕人比上一代容易自殺。考試成績差了一些,被師長責罵了兩句,都可以跑上天台跳下來,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年輕時成績也不太好,亦經常捱駡,但我從來未想過要死。即使有時在報紙上也會看到類似的新聞,但都是隔幾年才有一遭,沒有今天發生得那麼頻密。

人類的DNA轉變得很慢,照道理這一代人與上一代人天生不會有甚麼分別,他們的自殺傾向應是後天才養成的,究竟是甚麼環境導致他們比上一代更容易走上自毀之路呢?我想,如果能夠讓子女在年輕時承受多些壓力,蒙受多些挫折,對防止他們走上自毀之路應有好處。

我年輕的時候,生活上的壓力遠比這一代大。當時流行一句話,叫做「手停口停」,意思是沒有工作做,就沒有飯吃。不像今天的年輕人,工作有點不如意,便索性辭了份工,躲在家裡做隱蔽青年。我當年是工廠工人也先做著,然後才騎牛搵馬,不敢讀完書仍要父母添加負擔。

可能就是因為知道自己身上有擔子,故不敢輕易言棄。要死,也得安排好父母的生活;不像今天那樣,社會已有安全網,父母可以交給社會去照顧;子女即使想先走,也可以無後顧之憂。此之所以,我不希望把家庭責任全部推給政府。

儒家主張:「父母在,不遠遊。」父母在生的時候,走遠一些地方旅行也不應該,更何況是放下父母,自己先行找死?我相信鼓吹孝道,對減少青少年自殺應有幫助。為人父母的,不但要教育子女要負起供養父母的責任,更要經常陪伴父母,讓父母活得開心、放心,當他們把自己的生活與家庭的前景連繫在一起的時候,他們要想死的時候,就必然會三思。

然而,現代的父母很多時都受西方的所謂心理學家的意見影響,覺得子女在年幼的時候,最好不要給他們太多壓力,不要讓他們受太多的挫折。這樣,子女就可以有一個愉快的童年,為人會較為樂觀,做事會較有信心。我覺得這些意見有失偏頗,並不一定完全正確。

我見歐美的學校,打分打得很鬆,拿A以至A+都極之容易,老師一般只會找學生做得好的地方去肯定學生,從不挑剔學生的失誤。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學生,自信心當然「爆棚」,但他們一出到社會,環境卻180度改變,上司一點不如意就責怪下屬,市場上輕微地被對手比下去就得被淘汰,失敗者沒有人會可憐,休想有人會來安慰你。

因此,我傾向讓子女自小就面對「天道不仁」的現實,讓他們自嘗失誤的後果。子女跌倒後,不要立即去抱起他們;只要沒有跌傷,他們不難自己爬起來,自小就習慣受點挫折,就知道如何去療傷,知道即使是精神上的創傷,也是會復原的。這樣,他們將來就不會動不動便去找死。

Friday, June 4, 2010

膠袋稅政策破產首步曲

環團:不織布袋不環保

【本報訊】取代膠袋的不織布袋濫發嚴重,一項調查發現,四成受訪者家中有十個以上不織布袋,部分家庭更因存量太多,甚至當成垃圾袋。有環保團體警告,不織布袋所含的塑膠較傳統膠袋更多,一個不織布袋等同十個膠袋,呼籲市民至少使用十次不織布袋才符合環保原則;而該團體收集不織布袋捐予社福機構重用,短短兩周已收集到近千個不織布袋。

四成人家中囤積逾十個

環保觸覺年初訪問約六百名市民,四成受訪者家中囤積至少十個不織布袋,等同一百個傳統膠袋;近兩成更囤積逾廿個;近三成未有重用不織布袋,百分之三更將不織布袋棄置。環保觸覺項目經理何嘉寶指,不織布袋以不能再生的化石原料再造,又含大量線及鈕等「雜質」,難以回收,其實不算環保。他們今年三月起進行兩周回收,已回收近千個不織布袋,再捐聖雅各福群會供轄下的店舖工作坊及時分天地使用。

何呼籲市民應重用不織布袋,而有興趣索取二手不織布袋的組織及社企,可與環保觸覺聯絡。

(轉載自 東方日報, 港聞, A31, 2010/06/04 )

利字當頭:民營化希臘的領會

利世民, 蘋果日報 ( 財經要聞, B20 2010. 06. 04)

歐盟拯救希臘的方案中,其中一個條件是要希臘由2011至2013年,自行籌集37億歐元(下同)的資金。香港時間星期三晚上,希臘財長George Papaconstantinou宣佈,將國有鐵路49%出售,港口機場和國有地產上市,並民營化國營賭場。

活化官營事業自救希望

當然,比較起整個1100億元的拯救,區區37億元看似微不足道。不過民營化的成敗,才是希臘政府最終極洗心革面的符號性代表。換句話說,希臘政府若可凝聚政治力量推動改革,活化這些官營事業,才有自救的希望。

曾經歷過亞洲金融風暴和科網泡沫爆破的香港人,應該對希臘的民營化改革有似曾相識的感覺。2004年12月,領匯(823)上市失敗,要到2005年11月 被迫以折讓價再度上市。不要說領匯上市的時候爭議多多,就算過了四年多,領匯商場都脫胎換骨,仍然有人反對這個民營化。世民甚至聽過特區高官副手說: 「嘩,去領匯商場食碗麪都幾十蚊啊!」

嘿!幾十蚊一碗麪有甚麼問題?這位高官副手,可能不諳史實,也不知道當年英國人在公屋附近起商場,最諷刺的是,身為高官副手的他,更加會信了當年反領匯上市既得利者之言,條件反射式地跟人家說公屋商場是為居民提供購物環境,可見一個謊話,講多幾次就變了既定事實。

七、 八十年代的公屋居民要到商場購物?公屋的商場首要任務,根本就是提供非工業就業機會,為居民提供購物環境是手段。事實上,要到領匯上市,這個政策目的才真正得到落實。不信的話,不打緊,翻查七、八十年代講城市發展的文件,大家便知道世民所言非虛。說遠了。不費納稅人一分一毫,令一個被遺忘的政策目標得到活 化。希臘現在要的,不正是這些改變嗎?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Thursday, June 3, 2010

資助上車





嘉賓:王弼
主題:房屋政策
內容:行政長官在立法會重提研究資助市民置業後,有人充滿期待,有人憂心忡忡。部分政團和議員敦促政府復建居屋,以及重推首次置業貸款;亦有人持反對意見,並舉 九七年後首置的失敗經驗,勸籲政府三思而後行,以免年輕一族因市場逆轉,變成負資產一族。有調查指出,近幾年樓市有「豪宅化」趨勢,新樓盤鮮有小單位,呎 價亦高得不合理,令所謂的「上車盤」供求失衡。到底應否復建居屋?甚至資助年輕人上車?

http://mytv.tvb.com/news/newsmagazine/108103#page-1

大耳窿無錯?

李兆富- 壹週刊 (A004| 時事| 另壹角度- 03/6/2010)

賭場裡,除了賭客和荷官,還有放數的大耳窿。賭客,永遠都是輸錢的一方,賭場和大耳窿,卻有非常微妙的共生關係。

大耳窿的謀生技能,說易不易,說難不難;要一眼認出輸得最不服氣的賭徒,然後走到他們身邊,說一兩句同情的話,然後告訴賭客:「要唔要翻本?」賭徒磨爛蓆,就是自以為有機會在賭場拿點什麼回家。大耳窿把握了賭徒的深層次信念,以翻本作誘,自然無往不利。

當然,大耳窿做生意,為賭徒翻本只是包裝。賭客時來運到,真的翻了本,即時本利歸還,皆大歡喜。假若賭徒繼續當黑,連借回來的一筆都輸掉,可是欠債仍然要還。可以說,大耳窿是穩賺的生意。

可是,如果有人說:「大耳窿又無用支槍指住你個頭逼你借錢?如果唔係你話借,大耳窿都唔可以塞錢入你個袋。要怪就怪自己輸錢,怪自己唔好運,唔好埋怨人叫你借錢翻本。」這種道理,又應該怎樣理解呢?

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在報章撰文如是說:

「有人說:政府興建居屋,是逼市民置業,經濟逆轉,會影響社會穩定。政府興建居屋供市民申請,或者提供其他誘因,都沒有『逼人置業』,買樓的人,無論買居屋或 私樓,都要量力而為,都要為可能出現的變數,承擔一定的風險。每當經濟逆轉,買私樓或買居屋的人、借錢給子女買樓的父母兄姐、借政府錢唸大學的青年人,以 及借『中小企貸款』做生意的小商人,都要面對同樣的考驗。」(梁振英「在租和買之間」《明報.筆陣》五月廿八日)

我們要分清楚,輸錢,也分 「能負擔」與「不能負擔」兩種。有些人,手上的錢多的是,要做豪客散盡萬金,旁人無置喙之餘地。可是,提供誘因,甚至製造翻本的假象,令人有錯誤的預期, 那又是另一回事。回歸後特區政府最大的失誤,就是在經濟波動的環境,仍然堅持要達致七成人居住自置物業的目標;也就是因為這個目標,特區政府在九八年推出首次置業貸款。這種港式次按,無論是負資產個案抑或拖延供款紀錄,均遠高於整體的平均,所以在○二年負資產問題快要失控的日子,首置也壽終正寢。如果說: 「首置貸款只是誘因,經濟不景卻是不幸,所以市民不應怪政府的好心。」那麼借大耳窿錢翻本的賭仔,還是怨命好了。

欠大耳窿錢和欠了政府錢,除了息率有高低之別,實在也沒有什麼差異。不要以為,欠了政府錢,還不起拍拍屁股便沒有事。當年確實有不少人,就是因為欠了首置,走投無路,結果自殺。
口頭上叫人量力而為,置業要計算風險,但另一邊廂政策上卻反其道而行,出盡誘因推人上車,這種手眼不協調的現象,其中一個解釋,就是提出政策的人「睇死」市民一世都沒有能力自力更生。

梁振英在他近期的大作中,曾經提及當實習生的時候,在地盤一角重遇小學後輟學的一對同學,極盡慨嘆人生際遇的無常。言下之意,梁召集人又是否指,靠努力成功的只是少數運氣好的人?那麼其他人要翻本,又是否一定要問政府借呢?要是輸了,就只好怨命,對嗎?

應否出城打工 宜讓農民自選

施永青,AM730-C觀點,2010.6.3

鳴謝施永青先生給予轉載

我有一個願望,就是在退休後可以當一段時間農民。我是一個自然主義者,我覺得農民的生活是與大自然結合得最好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秋收;皆緊密地與四時結合。農作物成長的過程中,既需要 日照,亦需要下雨,這些都是人控制不了的。人在耕種的過程中,會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這樣人才會懂得謙卑,知道要遵循天道。我在城市生活的日子久了, 加上還是一個相對成功的生意人,很容易誤以為,人可以靠自己的智慧與努力,創造奇迹,以為人定勝天。我覺得要改變自己的這種習氣,最好是去農村,做一段時間農民。

我認識一批在這方面與我想法十分接近的朋友,他們中有些人比我更前衛,還未退休,就辭職離家去做新農民。他們不單自己選擇做農民,還反對城市發展,怕這樣會破壞農村,逼更多的人去城市過脫離自然的生活。基於這個信念,他們反高鐵,亦反富士康這類大規模的生產模式。他們的自然主義已發展成反建設主義。我沒有他們那麼極端,我覺得人可以選擇自己嚮往的生活,但不宜替別人作價值判斷,要其他人也去過同樣的生活。我會向人介紹我的想法,甚至對別人的想法提出不同意見,但我不會用絕對化的言詞攻擊持相反意見者,更不贊成把志同道合者組織起來,一起圍攻異見者,對自己不認同的意見進行大批判,非要把人家弄到噤若寒蟬不可。這樣的行為本身就有違自然主義的原則。

中國近年有大量農民出城打工,這種發展當然不獲上述的朋友認同。他們覺得農民出城後金錢上的收入雖然多了,但實質生活卻下降了。農民出城,做的多是勞力密集的工作,能進入大廠,定時有糧出,已可慶幸。然而,工廠的工作比農村死板,不近人性。農民在農忙的時候雖然辛苦,但農閒時可以休養生息。農民雖要望天打卦,時有憂慮,但秋收令工作有寄望,有驚喜;而工人的工資卻是既定的,工作時只有無奈。再者,出城工作往往導致家庭破裂,孩童乏人照顧,成長出現問題。結果,物質生活的改善,並沒有帶來人民渴求的幸福感。

然而,為何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那麼多的農民出城打工呢?因為他們看到,出城的同鄉有錢寄回來建新屋,買電視、買冰箱,而自己的房子卻日久失修,隨時有倒塌的危險。他們又見出城的同鄉,有錢買摩托車、小拖拉機,可以租更多的田耕,把產品賣到更遠的地方去,收入大增,可以供子女上大學;但自己卻兩餐不繼,子女前途堪虞。有錢的好處,真是數之不盡。城市人或許覺得錢可以買到的東西不值得希罕,但對農民來說,卻是夢寐以求的。或許有人覺得他們的追求過於低俗,但如果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旁人無權橫加左右。已經在城市生活的人,有權自己選擇去做農民,但不能叫所有的人都跟他們一起去做農民。很明顯這並非多數人的選擇。

利字當頭:一道板斧

利世民,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 B09 2010. 06. 03)

小泉之後4個日本首相,由安倍晉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到鳩山由紀夫,每個都只做得一年左右。畢竟,經濟不好,政治上也自然多變動。

剛巧在星期一,世民跟一班美國來的大學生討論時事,我說:「今天的世界,情況就似90年代的日本。只不過是規模上,全球泡沫更大,爆破影響到的人更多,結果更不可預測。」

席間,有一位看來廿歲出頭的日籍學生挑戰說:「你說日本經濟有問題嗎?我可不覺得。我們仍然好好的啊!要是全世界都可像日本般,那已經不錯。」

二十多年前,大家都以為世界的中心快要搬到亞洲,不,東京才是世界的中心呢!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指數以38916點收市。當時,中國改革開放前景模糊,冷戰末期的歐洲,尚在等待「蘇東波」(蘇聯、東歐的第三波民主化)正式展開序幕。美國的環境確是比較好,但大病初癒,形勢始終不及當頭起的日本。

人為拉低利率難令社會復活

90年3月,日本大藏省對應「炒風」,緊縮土地融資,日本的銀行也收緊有關借貸,令地產相關資產價格暴跌,銀行紛紛資不抵債,由此開始了不斷以寬鬆貨幣政策為銀行續命的做法。

91年7月,日本銀行貼現率是5.5%,到了93年9月已降到1.75%,可是減息能讓銀行苟延,卻救不了經濟。92年中,日經已蒸發了六成多賬面值。之後18年,都未曾回到那歷史高位的一半。

就在90年代 ,日本一向佔優勢的產業,幾乎統統被鄰近的南韓和台灣取代了,曾經稱雄的汽車業也全球化了。千禧年前後,新產業抬頭,手機、電腦和網絡,日本才忽然發覺自己和世界脫了軌。

日本的故事教訓我們,人為地將利率拉低和由政府帶頭開銷,只會令一個健康的經濟變成泡沫,卻不可令瀕死的社會復活。美國和歐洲泡沫相繼爆破,中國大陸的經濟和社會,也處處亮了紅燈,可是從過去兩年多,卻見各國政府只有同樣的一道板斧。你說,可怕不可怕?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Wednesday, June 2, 2010

美國經濟或陷衰退危機









嘉賓:孫柏文、李兆富

主題:經濟現象

內容:有末日博士之稱的麥嘉華,其演說「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When is the Next AIG to Fall?」於YouTube大熱,顯示很多人仍對經濟頗為擔心。麥嘉華於演講指出,AIG有問題仍有政府拯救,若然政府有問題,由誰人拯救呢?他又表 示,政府大印銀行救市,導致銀紙貶值,所以應持有黃金保值。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78930

富士康「食水深」嗎?

施永青,AM730-C觀點,2010.6.2

鳴謝施永青先生給予轉載

富士康十二連跳後,雖親臨深圳鞠躬道歉,但得不到輿論原諒。人們覺得,郭台銘這麼有錢,身為台灣首富,為甚麼只熱衷於不斷賺錢,而不理工人死活?賺這麼多,帶得入棺材嗎?

我相信有這種想法的讀者也不少,但現實是做OEM(為他人的品牌與設計做生產)的盈利十分微薄,遠遠談不上剝削。以去年富士康的業績來看,營業額雖高達七十二億一千三百六十三萬美元(下同),但毛利只有四億二千八百三十六萬,扣除其他開支後,年內溢利只有三千九百六十二萬,盈利率只有0.5%,食水一點不深。

如果這筆錢郭台銘願意不賺,拿來分給六十萬員工,平均每人也只得六十六美元,分成人民幣也只有四百五十元,相等於每月可以加薪四十元左右。由此可見,要富士康進一步改善廠內生產環境,物質條件並不太足夠,富士康只能從調整管理文化,改善對工人的態度上,去防止再出現跳樓事件。

當然,去年並非富士康的好年,它的業績這麼不濟是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零六年它業績好的時候,營業額高達一百零三億八千一百二十三萬,年內溢利七億一千七百八十五萬,比零九年的溢利多18倍。但即使在好年,它的盈利率也只是7%左右。花這麼多的錢,聘用了幾十萬工人,才賺這7%的利潤,絕不算是一份好做的生意。

另一方面,我們如果看看讓富士康為他們生產的那些公司,如蘋果、戴爾、惠普等電腦公司,他們一般的盈利都在雙位數字以上。一部iPhone毛利率更可達70%,但負責生產的富士康,毛利好的時候,也不足10%。究竟哪間公司食水深?哪間公司在剝削工人?請讀者說句公道說話。

但香港的傳媒,卻一味把矛頭指向富士康,對美國的大公司則只曉得阿諛奉承,說他們很有社會責任,在落訂單給工廠的時候,會要求廠方善待工人,注意環保,否則就可能撤單。現實是這類大公司要求多多,就是不肯付錢,他們只會把訂單交給報價最低的公司。這種情況下,廠方為了節省成本,惟有向工人開刀,還要被輿論指責為社會罪人。

其實,大部分中國的廠商利潤都很微薄,他們只要是靠規模賺錢。但規模大,風險亦大;因此,做廠做到破產要走佬的也不少。我也投資過內地的玩具廠與製衣廠,賺埋,賺埋,一次失誤就全部蝕出去。李嘉誠先生佩服郭台銘能把生產規模做得這麼大不是沒有道理的。

富士康去年在中國的生產成本高達六十七億八千五百二十七萬美元(約四百六十多億人民幣),帶來了大量工人的就業機會,此外它還要建工廠、添機器、買原料,帶動經濟蓬勃發展,而自己卻賺錢不多。因此,我們可敦促富士康改善管理模式,但不宜把富士康弄到辦不下去。即使是要求富士康停產一段時間,對社會也可能弊多於利。

利字當頭:去曼谷搵錢

利世民,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 B15 2010. 06. 02)

雖然保安局對泰國仍維持黑色旅遊警示,不過在private bank打工的朋友已準備到曼谷。

世民:「恭喜喎,有危先有機嘛!去開Central World,記得影相放上facebook。最威一定係你。」朋友:「你估我好想去咩?好彩保險公司仲未肯包,公司o依家都唔敢叫我哋出發住。不過,曼谷嗰邊嘅同事日日打嚟,話除咗無遊客外,曼谷一切已回復正常,要我哋快啲過去傾。佢哋一定要香港office派人過去照顧班大客,搞到我哋鬼死咁難做。」

大客揀香港泊低啲錢

世民:「又係喎,點解唔叫新加坡office派人呢?」朋友:「見識過今次紅衫軍暴亂,班大客想資產offshore。o依家個個都睇住大陸市場,好自然會揀香港去泊低啲錢。畢竟,我哋有CEPA嘛。不過,佢哋又唔會將全副身家搬入大陸。始終香港進可攻,退可守。唔好唔記得,香港不單止無外滙管制,港紙仲同美金掛鈎。平時都唔覺香港有幾好,但當其他地方一出事,就知香港有幾好。」

泰國究竟有多少富豪?Red Bull的創辦人,泰國飲品大王許書標(Chaleo Yoovidhya)家財,估計有40億美元。根據《福布斯》估計,頭40名最富有泰國富豪,加起來身家約250億美元。這些泰國富豪當中不少實業家出身,特別是食品加工業。從宏觀角度看,中國既是生產基地,也是新興消費市場,藉此機會將重心調整一下,也不無道理。

深層次一點看,這個小故事又一次說明,其實政府只要拆牆鬆綁,搞好法治,香港的優勢便自然跑出來。反而政府搞甚麼招商推廣,實在是多餘兼老土。

Private sector真的拼了命去博機會,當官的要是沒有這種心態,還是專心做自己應做的事好了。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唱好香港的意義

王弼 -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信報 (理財投資P.37,2010.6.02)

獅子山學會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到世界各地「唱好」香港,特別近年一眾特區高官和「藍血」立法會議員等事事奉「西方先進國慣例」為圭臬,把香港評得一文不值;而事實上,所謂西方先進國內政都一塌糊塗、政府欠下一屁股債而民不聊生時,唱好香港、鼓勵港人堅持不跟隨在西方已證實破產的傻蛋政策尤其重要。

當歐洲高福利主義泡沫爆破的今天,歐盟對這世界的貢獻已變得無關痛癢,他們能搞好自己的爛攤子不連累街坊,已是功德無量,「藍血」立法會議員們別再做「無間道」,向香港輸入歐洲的有毒政策,好嗎?

在大西洋的彼岸,當我唱好香港時,高傲的美國人都不得不承認香港的社會經濟制度是他們望塵莫及的。當然,他們也有民主制度是我們望塵莫及的,大家算打個平手。

歐美對香港又羨慕又妒忌

美國人很奇怪,有一類是衷心欣賞香港的低稅率、大市場政策。有一次有一個歐洲人又向世界推銷他們的「靠害」政策,說亞洲各國政府應該放棄抽入息稅(或薪俸稅),改以提高增值稅彌補稅收。我即時挑戰他,說香港沒有增值稅或銷售稅,繳納薪俸稅的人數只佔工作人口的35%,政府卻連年盈餘,為何歐洲不學香港?一 位美國人即時在我耳邊說:「這是歐洲的詭計,你要是跟了他們,最後增值稅和入息稅都要交,稅率都好像天一樣高,就像他們。香港的稅制『頂呱呱』,我們都想要,幹嗎學他?」另一類美國人,通常都是親共和黨的保守派,他們心中明白香港的經濟制度的優越性,但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也因為大美國心理作祟,每一次我 唱好香港,他們會暗暗跟身旁的人說:「香港土地行的是租借制度(leasehold land),不是完全擁有地權制(freehold land),政府是最大地主,這樣不好。」當然租借制還是完全擁有地權制好,牽涉很多歷史因素,很難三言兩語說清楚,但客觀條件是租借制在香港行了一百七 十年,仍然相安無事。這類美國人對香港雞蛋裏挑骨頭,更深層的意義,是恐怕中國瞭解到香港的優點、明白了自由經濟的真諦時,真的全面落實經濟自由化,那中國威脅美國的一哥地位再不是說說笑而已,老美哪會不驚?

總括來說,每一次唱好香港,當看見大鼻子美國人的羡慕或妒嫉眼神,本會同寅都感到身為香港人的無限光榮。說到這裏,我知道一定會有人說香港貧窮問題很嚴重,有一百萬人活在貧窮線以下—— 一百萬人的故事嘛,行政會議成員都要幫窮人出頭,你不知道嗎?我知道,不如讓那位自認很有為的特首大熱門的行政會議成員,帶領我們成為另一個希臘,四十歲就可以退休的樂園,好嗎?

也相信有香港人自虐的DNA會發作,說:「不是曾有一國內同胞因颱風被困香港機場,說了句:『香港若不是中央政府 照顧你們,香港就完蛋了』的名句嗎?『香港完蛋論』在國內很有市場呀!上海北京早就不放我們在眼裏了。」基於某部分國內同胞對我們的不理解,所以我們唱好香港行動也積極向國內拓展。

上周,我就應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邀請,出席由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和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在北京的燕山大講堂主辦的講座,向同胞推廣港英留下的最寶貴資產,就是「積極不干預」政策。

「積極不干預」不是早就給曾蔭權宣布死亡了嗎?還有什麼好說?別說作為英國爵士的他,我不相信他真心就這樣放棄英國人留下的瑰寶。既自稱為政治家,耍一下手段,陽奉陰違,大大聲宣布「積極不干預」死刑、私底下拖延它的行刑時間,這等三腳貓工夫他老人家還是懂的。拖到他卸任,讓下一任特首,特別是如果由那位自認很有為的特首大熱門來當的話,把香港變為另一個歐洲,那香港人還不永遠懷念曾蔭權嗎?而我這北京之旅,希望能做到的,就是把香港這傳說,在它滅亡前,傳遞給國內懂欣賞香港的同胞。

香港對國家發展價值重大

篇幅有限,講座的內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騰訊的網頁 (http://view.news.qq.com/a/20100531/000040.htm)瀏覽。國內的講座有一個特點,我說完以後,會有一群學 者(評議嘉賓)即時分析和評論我的觀點。就在同一天,我也參加了一個關於國內公共醫療系統的講座,那些學者就毫不客氣的批評來自德國講者的論點。所以,在國內演講,是很大的挑戰,如何避重就輕是一大學問;另外,國內知識分子牙尖嘴利的提問,也是挺惱人的。

不過,國內同胞對香港(和台灣)給大陸的示範作用,卻是珍而重之的。評議嘉賓之一、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團教授便說:「香港的社會制度和經濟制度是密切結合的,香港的經濟增長是自我努力的結果,它的三大要素是自由資本的流動、勞動力的流動、土地的流動。這些基本要素的流動讓每個人有自我奮鬥、自我成長的意志和空間,最後造就了香港的繁榮。所以,能不能在香港繼承它百年成長起來的文化傳統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全世界獨特模式,可能決定着香港的未來。如果中央政府一定要把香港改成中央集權、人為干預的話,那麼再過二十年,香港很可能就不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富饒、自由的香港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馮興元教授也說:「中國是一個非常幸運的國家,我們有台灣的地方法,有香港自由港普通法,兩個地方都有錢,給改革開放帶來大量的技術、資金、管理經驗。」看來,香港於中國長遠 發展,還是很有價值的。所以唱好香港,一定要繼續下去!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info@lionrockinstitute.org

Tuesday, June 1, 2010

中國仍要靠勞工密集業

施永青,AM730-C觀點,2010.6.1

鳴謝施永青先生給予轉載

很多人都引差利.卓別靈的《摩登時代》去批評富士康的生產模式,指責他們把生產工序分割得過度細微,以致工人整天都重複著單調的工作,毫無自主性的參與。這樣的工作做久了,人就變成了機械的一個部件,亦等如不斷地進行自我否定,精神遲早都會出問題。

然而,現時全世界的工業,大都未能脫離靠分工去提升效率的生產模式,情況與阿當.斯密寫《國富論》時差別不大。全球還有很多國家都渴望可以工業化,否則都不易脫貧。如果把富士康廠描繪成血汗工廠,那全世界尚有數以億計的農民,希望有機會過這種非人生活。批評富士康的人,是否有具體辦法讓世人不用走這條路?

阿當.斯密在他的《國富論》第一章就談分工問題,他以扣針為例子,這麼一件簡單的產品,如果不分工的話,一個工人一天也製造不出一枚扣針。因為,造扣針也有很多工序:抽鐵線、拉直鐵線、磨光、削尖、屈型,配上扣頭(扣頭的生產也有多個工序)等;這麼多的工作,如果由一個人去做,他要跑來跑去,轉換不同的工具,在不同的部門進行不同的工作。他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熟練每一項工種。相反,若果把不同的工序分給不同的工人去做的話,工人很快就會熟習自己的工作,連培訓也可以省免。有分工後,工人的生產力可在一兩周內就達顛峰水平。一個百多人的工廠,一天可以生產過萬枚扣針,生產力是沒有分工的幾十倍。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從事工業生產的人,可以不選擇分工精細的生產模式嗎?凡是不選擇這樣做的,都很快會被淘汰。此之所以,雖然人們早已知道分工生產有弊端,但一樣逃不出它的桎梏。

有論者甚至以富士康事件為例,指中國走世界工廠的路已快走到盡頭。中國不應該再依賴勞工密集的工業,而應該加強生產過程中的知識含量,不但要有自己的設計,最好還有自己打造出來的品牌。

這些意見表面上很有道理,但實際上與「何不食肉糜」的建議差不多。中國尚有八億農民需要脫貧,他們現時可以看到的出路是出城打工。如果中國不搞勞力密集的生產,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就沒法解放出來。現時連美國都想回頭搞些工業生產,以減低人民的失業率,中國怎有條件這麼快就放棄勞工密集的工業?

我從七十年代開始,就有觀察中國的農民問題,亦多次到過中國西部的農村視察過,我知道農民的生活可以有多苦!多麼沒有保障!他們急切需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等不切中國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有得為他人的品牌加工,也好過要留在農村。富士康這類工廠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大量出現的。中國起碼還要有二三十年得走大規模工業生產的道路。這條路不好走,但歐美國家也都是沿這條路走過來的,我們有更好的選擇嗎?


利字當頭:中國優勢?

利世民,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 B15 2010. 06. 01)

《英國金融時報》公佈最新的世界500強排名。中石油(857)終於超越美國埃克森石油,成為全球市值最大企業,是中國企業首次佔榜首排名。排名十大當中,還有工行(1398)和中移動(941)。這是強國崛起?還是虛火上升?

毫無疑問,今天的中國比30年前進步多了。不過,說中國的經濟沒有重大問題也不是。更深層次的問題是,10年、20年後,中國還可保持現在這種增長再增長的趨勢嗎?

年輕人難當老闆只賤賣勞力

心裏不服氣的可能會問:「全世界哪裏的經濟沒有問題?」無錯,歐洲問題很深遠,美國的財赤也很嚴重,但中國呢?有沒有人知道,究竟中國是如何成為世界工廠?是中國有甚麼優勢?還是中國的勞動力夠多夠賤?

說到底,還不是一個「平」字,可是,中國可以賤賣勞力多少年呢?富士康最近的離奇自殺案,又是否一個訊號?事實上,富士康本身的邊際利潤也夠低了,還可以怎樣?

改革開放的神話,在80年代,是個體戶,是部份人先富起來。到了90年代,是股瘋,是宏觀調控。到了千禧前後,是國企巨無霸獲得種種豁免到香港上市。之後, 是整體上表面受控,但接連在不同個別板塊出現泡沫和爆破。幾年前,意識形態開始針對民企,但國企和地方企業卻在政治方便之下,擴展得更快。最近,大家才發覺,中國新一代對未來感到很灰暗。

中國企業,能上甚麼榜的,不是國有,便是國有銀行持有。餘下的,都是地區政府的產業。民企做得好、做得大,老闆過幾年便會被抄家。

今天中國年輕人,大老闆不敢當,小老闆也當不了,做打工仔,卻原來只是賤賣勞力。賣創意嗎?賣藝能嗎?媒體不是自由競爭的,沒有點關係,好難入門。服務業,競爭是全球化的,貴精不貴多,中國沒有優勢。重點行業,就像先前所說,都是國營官辦,遊戲規則心照不宣。

最後,請問中國還有甚麼優勢呢?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經濟角度探討小巴安全問題










嘉賓:孫柏文

主題:社會現象

內容:香港小巴的安全問題,一向受人詬病,有否好方法保障市民安全呢?由本月7日起,小巴需安裝車速顯示器,但車箱加上安全帶,預計成本要7萬元,很多司機難以負擔,所以嘉賓孫柏文提議,政府可否資助司機,為小巴加裝安全帶。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program_video/index.php?video_id=78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