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April 22, 2010

溫和派的政治空間

李兆富- 壹週刊 (A004| 時事| 另壹角度- 22/4/2010)

香港自上世紀的六十年代末,殖民地政府介入市民的生活越來越廣泛,民間參與公共事務越來越深入。 銅板兩面,互為因果。參政者表面有各種不同意識形態包裝,但歸根究底,從政目的來去都是為了透過影響政策,從而影響社會資源分配。政府的干預,形成了市民參政的動機。

港督麥理浩七一年上任,集體回憶中的廉政公署、十年建屋計劃、衞星城市、郊野公園、地鐵和勞工條例,都是麥理浩的傑作。政制上,麥理浩在七三年為市政局首次引入民選議席,他離任之後幾個月,殖民地香港也進行了首屆區議會選舉。麥理浩在任的十二年,香港政府干預多了,市民也自覺有更大的理由去過問政事。

成長於六十年代前的人,他們普遍比較傾向以祖籍作為自我的身份。 但大眾媒體在六、七十年代的成功,為成長於六十年代後的人,建立了「香港人」的身份。由七十年代起的二十多年,經歷過前途問題,又在八九年見到了中共的真面目,香港人的身份意識更加根深蒂固。事實上,到了這個階段,就連殖民地政府也受到不少民間的壓力。九四年,市政局議席全部由民選產生;同年,殖民地統治下的最後一屆區議會,委任議席也被全部取消。九一年首次引入直選議席的立法局,也在九五年引入了新九組,將功能組別等同了「在職人士多一票」。走到這一步,香港的代議政制發展就算沒有路線圖,方向也非常明確。

港人治港的特區,反而走回頭路,本來已經很難說得過去。回歸初期,香港人大多抱持靜觀其變的心態。可是,回歸已經快要十三年,第三任特首也在兩年多後便要上任,如果政制上仍然見不到有任何進步,也難怪香港人會覺得被騙,而且是被騙了許多年,長遠對一國兩制造成不可修補的創傷。

回歸十多年,行政機關施政失誤頻繁,未有打破官僚信得過的神話,先造就了機會主義的泡沫。尤其在○四年之後,從政的人只要打着民主派旗幟,便自動增加了溢價,讓民主派成員的內在質素更為參差不齊。正面去看,○四後民主派發展出多支力量, 激進的一翼,讓民主派的能量得以舒展,溫和穩健的一翼,更要默默吸納相信制度建立的沉默大多數支持。可是,從表面證據看來,溫和民主派在壓力之下,似乎也被迫要裝出激情的臉孔;可是,骨子裡沒有失落者的滿腔怨憤,溫和民主派怎樣假裝最終都會比下去。

本來,沉默大多數就是香港核心價值的主流,以往他們認為官僚的管治夠好,只要市民能安居樂業,制度應以不變應萬變。可是,現在香港的境況,已經不可能像以往般任由官僚和政治的既得利益者自把自為。

沉默大多數,現在反而是在政治上最沒有代表的一群。工商黨自以為是我們的代表,對不起,你們只是既得利益者,不配代表默默苦幹的香港人。溫和民主派,請搞清楚,香港人最終爭取的是結果,而不是純粹意識形態上的正確,流於表面的激情,幫不了你們去爭取那些對現實不滿的票。你們的市場,是我們這些對未來深感不安的一群。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