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June 23, 2010

人民幣不應升值

王弼 -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信報 (理財投資P.35,2010.6.23)

中國人民銀行於周末宣布將逐漸增加人民幣率彈性,被市場解讀為升值,資產市場迅速回應,亞太區股市反應尤其激烈,升幅全球之冠,亞洲貨幣普遍升1%以上,原材料如銅價單日升幅更達2%,均高於人民幣的0.42%。

消息公布前,資產價格已因早前歐洲債務危機過分超賣而反彈了兩周,人行的決定如火上加油,此乃一石二鳥之計,一方應付G20峰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一方為農行上市打打氣。然而,投資界認為人民幣升值為國內外經濟注入動力,一致看好前景,但我卻認為是趁好消息出貨的良機,人民幣如果在這時候升值,對中國不是好事。

近年人民幣突破性的變革,應是2005年放棄緊盯1美元兌8.28人民幣的率,之後於三年內升值兩成,在金融海嘯後又於六點八三比一的水平緊盯美元兩年。所以,那次貨幣改革可分為2005年至2008和2008年 2010年兩階段。

上證六千多點難復見

2005年的升值之背景,是那次變革成功的關鍵。如不善忘,應記得中國經濟從沙士蹂躪中復蘇僅兩年,環球經濟也在科網泡沫、九一一和會計醜聞後,格林斯潘以超低息刺激經濟下,得到兩三年的和平日子。2005年全球經濟復蘇勢頭已成,中國也從一個輸出通縮的國家,開始因應付不斷增加的出口訂單,大量購入原材料而輸出通脹(原材料而非制成品的價格上升),但國內通脹還是似有若無。資產價格方面,上證綜合指數從2001年的二千二百四十五點下降到2005年6月 6日的九百九十八點才見底,結束四年漫長熊市(沒錯,中國是有熊市的),國內同胞都聞股變色,樓市亦是難兄難弟,買家輸多贏少。

而奇怪的是,中國經濟自亞洲金融風暴、在通縮的情況下,經濟增長連年達7%以上,資產價格可謂大幅落後實體經濟。在這雄厚的經濟實力下,加上龐大貿易盈餘,人民幣升值兩成可算是小的了。

可是,踏進2007年,上證綜合指數竟於兩年間上升六倍,到六千一百二十四點!房地產升幅亦不遑多讓,再加上各類食品糧油、能源和日常用品漲價,通脹非常嚴重。要明白一點是,對外國貿易夥伴而言,貨幣升值可以是藉通脹或率上升達成的,而在2005年至2008年,兩個情況都出現了,所以人民幣的實質升幅,是遠遠超過兩成,很有可能在2005年偏低的率,2008年已是偏高了!這就完成了升值的第一階段。

其後,金融海嘯掩至,人行決定剎停人民幣升值是沒錯的了。然而,是4萬億元財政刺激方案也好,人行以水淹七軍之勢迫國企借錢也好,國內的房地產突破海嘯前的高峰,過多的流動資金和財富效應下通脹又重燃起來。更甚者,歐洲債務危機又至,外幣對美元大跌,通縮在歐洲若隱若現,人民幣變相升值近10% (以去年9月計算)。金融海嘯後,雖然價名義上按兵不動,實際上卻又升了不少,人民幣現在的問題是過高而不是偏低!

升值有百害而少利

更令人憂慮的,正如上述,中國輸出通脹是因製造業對原材料需求強勁所導致的,出口製成品卻因低技術和過度競爭,一點提價能力也沒有,所以美國雖然也瘋狂印鈔,一來錢只填進銀行黑洞,不會搆成通脹,另外原材料漲價都由中國廠家承受,只要問問大部分廠家朋友,看看富士康事件,就知中國根本是西方的血汗工廠!有說人民幣升值會從降低進口原材料費用,那更本站不住腳,因為原材料的漲價,永遠高於人民幣名義升幅,在工資飆升、實質價過高的現在,出口商更難生存,轉為高增值工業又不可揠苗助長,可以說人民幣升值是百害而少利!

再者,人民幣如像2005年般慢慢升值,熱錢更不會走,房地產泡沫會更難對付,西方要求人民幣升值跟本是橫蠻無理兼靠害。中國應該做的,是加息壓通脹,房地產不再漲,熱錢自然會走,當然會有經濟調整的痛苦,但製造業和物價會穩定一點,讓經濟再上正軌鋪路。然而,加息觸動到有樓人士,特別是有很多土地物業階層的神經。中國經濟發展之複雜,不是不言而喻嗎?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info@lionrockinstitute.org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