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Friday, July 16, 2010

最低工資未為人知三數事

祝越山, 蘋果日報 (論壇, A20 2010. 07. 16)

「反正都已經立法,大家還是乖乖的跟著規矩辦事。政府說最低工資是多少,我們便付多少。」最低工資就是這麼簡單嗎?立法,可以迫使資本家賺少一點,讓勞工分成多一點嗎?

可惜,世界不是這樣運作。

沒有工作經驗、沒有社會網絡、殘疾、低學歷和因為要照顧家庭的,本來就缺乏議價能力,最低工資立法之後,他們的議價能力沒有增加,可是工資水平卻提高了,大家覺得,他們會因此失去工作嗎?還是我們天真的以為,僱主會隻眼開隻眼閉的,付更高的工資,繼續請同一班人去工作?有條件更好的人應徵,又有誰可以保證,弱勢社群原本有的工作不會被取替?

「可是有些工作,總要有人去做啊?」 真的嗎?在美國的快餐店,顧客用餐後都會自行清理桌面。可是,在香港的快餐店,自以為有教養,餐後執拾桌面,反會被人家說:「別搶清潔阿姐的飯碗,好不好?」以後,大家都會忘記清潔阿姐的飯碗。

這是文明的代價,只不過,埋單的不是自以為有教養的一群。

工資提高轉用機器 在日本吃拉麵,有自動售票機,不用售票員。目前在香港用這種機器,實在不合成本效益;可是,工資被人為拉高之後,說不定用機器更化算,尤其當香港的八達通這麼流行。可惜,八達通既是大財團壟斷的生意,引進自動售票機,也不是弱勢社群做得來的事。對不起,實在看不到弱勢社群因此會有任何得益。

商人改變模式應付 中環昭隆街有一家茶餐廳,用的都是一次即棄的膠湯匙、木筷子和紙碗碟。

茶餐廳收銀處有一張大字溫馨提示:「本餐廳用即棄餐具,如要多索取,每套五毫子。」誰夠膽說這不會是最低工資生效之後的潮流?規管工資,銅板的另一面,就是要做生意的改變模式。香港做清潔的工資高了,資本家便入口即棄餐具。別忘了,開工廠生產即棄餐具,搞入口分銷,還是資本家包辦。我仍然看不到,最低工資如何為弱勢社群帶來好處。

又或者,有老闆會想出:「清潔阿姐,從今之後,你每幫我洗五百隻碗,我便給你十元,好嗎?」可是,誰可以擔保,工運首領不會說這是「假自僱」,要除之而後快呢?承包合約模式可以廢掉嗎?有沒有想過,有時候自僱可以讓人多接些工作,多勞多得?

支持最低工資,不是沒有認真想像後果,就是不顧後果;當惡果逐一浮現,他們卻看不到自己種下的因。最低工資既已立法,往後的日子,社會更加要追蹤有關政策帶來的種種影響,免得做生意的,再吃多幾隻死貓。


獅子山學會研究員

祝越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