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AM730-C觀點,2010.3.3
鳴謝施永青先生給予轉載
出席多次財政預算論壇,都被主持人要求為財政預算評分。從主持人提問題的角度與語調,已十分明顯是在引導與會者要打低分。主持人像在領導群眾開批判大會,多過想引導與會者對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我雖然也有在這欄批評財政預算的不足之處,但若要我為整個財政預算評分的話,我仍得承認,特區政府在理財方面做得不錯,沒有80分,也有70分以上。
要評價一個政府在理財上做得好不好,可以有一個簡單而客觀的標準,就是在結算時有沒有盈餘。有人或許會覺得我的標準訂得太低,但環顧世界,能做到這個最低標準的政府都不多。
政府如果債台高築,等如需要把人民將來的稅收,拿部分出來還債息,不能全部拿來造福人民。試問在這種情況下,人民怎能期望將來會有好日子過?但特區政府手上積累了五千億盈餘,相當於兩年多的政府經常性開支。有這麼高的儲備。政府才可以在施政上相對穩定,即使經濟環境出現波動,政府仍能完成自己的基本責任。我相信世界上大部分地方的人民,都希望他們的政府能理財如斯。
有人批評財爺「缺乏想像力」,但理財是需要實事求是的,太有想像力的人,根本不適宜負責理財工作。世界上很多政府,就是因為太有想像力,所以想像出很多可以花錢的地方。我寧願政府「無為」一些,這樣才不會亂花錢。
其實,為政者都有花錢的傾向,因為很多社會問題都是資源問題,可以透過花錢去解決。特區政府在種種壓力下,仍能抗拒用花錢方法去解決問題的引誘,實在已算在理財上做得不錯。
在外國,一般是當政的一派想花多些錢,以便做出政績,在野的一派則千方百計阻止政府花錢,以便留待下次他們當政時才花。
香港的情況剛剛相反,反對派總是問政府,為甚麼不做這個,不做那個,但政府反而寧願給人罵,有錢也不肯隨便花。
要堅守謹慎的理財原則並不容易,否則世上就不會出現那麼多債台高築的政府了。如果特區政府意志不夠堅定,很容易就會順應社會上不同的需索,可花錢的地方多著呢!那我們就不會有今天那麼高的財政盈餘。
雖然,我也認為政府無需要保留這麼多的盈餘,但有盈餘總比有赤字好。有盈餘是財政健康的關鍵指標。當身體健康的時候,大家不容易感覺健康的可貴,往往要到失去的時候,人們才知道,原來能健康地活著已是這麼好。
因此,我不敢動不動就叫政府做這做那,因為政府承擔的責任愈多,人民自主的空間就愈少,而需要花的錢亦會愈多,過度有為是導至財政不健康的主要原因。
(轉載自2010年3月3日am730C觀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