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September 2, 2009

民營化血淚史

王弼 -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信報 (理財投資 P.29, 2009.9.2)

不知是否踏入農曆七月,近來怪事咄咄。首先是屢被批評只懂內耗的香港各大政黨突然「河蟹」起來,建制和泛民不分彼此評擊領匯瘋狂加租;更怪的是打領匯打得最狠的竟然是把「自由市場經濟」乃「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放在黨綱的自由黨!或者黨員中各大地主突然良心發現,慘被昂貴租金壓得透不過氣來的租戶有福了,如果閣下正租用自由黨大地主們的物業,下次續租請別忘叫他們盡社會責任!

事件中對領匯的指控最嚴厲的莫過於指有租戶跳樓身亡,以死控訴領匯出爾反爾加租,不過只有一份報章以這樣煽情的手法報道事件;是否真相的全部,不得而知,只能說事件實屬悲劇。不過,反對領匯的行動愈見有組織、牽涉的群體愈來愈多,倒是不爭的事實。領匯從計劃上市的第一天,已經被政治化。

實情是縱觀各國近代歷史,與其他國家民營化所引起的社會爭議和反民營化的行動相比,香港只有過知而無不及,理由簡單:在民營化過程中,牽涉對公營機構管理不善下所產生的既得利益者的撥亂反正,是對舊有制度推翻和變革,而其成敗足以影響國家的長遠發展。既然領匯作為香港首個徹底民營化的項目,所以不要低估這事對香港意義,獅子山學會希望藉以下例子,令讀者明白反民營化行動充滿煽動激情的原因。

戴卓爾夫人的戰書

說公共事業民營化過程之激烈,怎可不提英國的煤礦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際,面對超過25%通脹和工人不承擔「社會責任」(怪哉!原來不承擔「社會責任」的不一定是資本家),動不動就以罷工威脅加薪的工會,英國選民受夠了執政工黨對工會的百般妥協,只求一變,選出一個疑似出賣恩師希斯和信奉海耶克的戴卓爾夫人。

她於危難之間出任英國首相,明白英國社會要有翻天覆地的改造才能擺脫歐洲病夫的稱號。
才是翻天覆地?就是推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政策,在經濟嚴重衰退下減入息稅!現在我們當然明白那是要改變普遍英國人從認同福利主義邁向多勞多得的重要一步,但只對私人勞工市場動工夫而不向低效但政治力量強大的國企官僚系統──福利主義下的既得利益階層開刀,經濟還是會被這毒瘤拖得永不翻身,國企民營化正是戴卓爾夫人向官僚系統下達的戰書。

演變成煤礦大罷工

當戴卓爾夫人把能源、航空、電訊、汽車、巴士、港口、鋼鐵等國營機構通通民營化,請問當時英國評論界是否都站立鼓掌以表支持?反對派沒有乘機抽水?工人們都乖乖的勤奮工作以免被新成立的民營公司解僱?BBC就最同情下崗工人,但當國企工人的加薪幅度往往是私人機構的三四倍,民營化就是叫工人們把口裏的肥豬肉吐出,激烈的反抗是可以預期的。

抗爭的高潮就發生在1984年的英國煤礦大罷工,相比之下反對領匯的人士可算非常文明!就單單在煤礦民營化的過程中,蘇格蘭和約克郡的七萬名礦工率先罷工,最後各地紛紛響應。全國四分之三的煤礦全面停產,80%的礦工罷工;工會組成的糾察隊又以暴力阻攔那些想上班的工人進入礦井,於是警員為他們開路,但只令衝突升級。暴力事件最後令十人死亡,其中一位為接送礦工上班的的士司機。

這事令公眾對工會失去僅餘的同情,戴卓爾政府有了更多的籌碼不作妥協,罷工運動因此無以為繼,工人被逼復工,工會的資源耗盡再被法庭罰巨款,從此一蹶不振。

民營之風不可逆

政治上的成功,有否令戴卓爾夫人頭上生出光環?罵她的人還是許多,她在任時英國人對她的支持度(Approval Rating)平均是40%,低見25%,發生在香港她早已腳痛下台了。但她三次勝出大選;英國經濟進入以後的黃金十年。她的繼任人,不論是保守黨還是工黨,仍然忠誠地執行她遺留下的政策,民營化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就算今天英國把銀行業國有化,也沒有人會認為這是永久的,這些銀行最終也會重歸民間管理,而且愈快愈好。英國人罵她的多,但客觀環境證明了她對國家的貢獻。

有了國際視野,就明白領匯在香港繼曾特首後成為港人第二號出氣袋是必然的。只不過事情發生在不同時空,戴卓爾夫人變為曾蔭權,煤礦工人變為租戶,可觀性就不一樣了。畢竟,民營化運動既為一項變法,它成功使英國敗部復活,但我們可找到失敗的例子更多,在剛變天的日本,你會看見推動民營化失敗、被官僚把持了經濟命脈的社會是如何的暮氣沉沉。香港要往哪裏走,領匯事件往後的發展,其所帶出的象徵意義,又豈是我們可以小覷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