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July 29, 2009

迷債帶給香港的最大破壞

王弼 -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信報 (理財投資 P. 43, 2009.7.29)

恒生指數重上二萬點,雷曼迷債事件在擾攘了十個月後總算訂下大多數人能接受的和解方案,雖然不少人仍然質疑目前所謂的經濟復蘇,對股市看淡的仍佔大多數,不過這正好反映股市短期急墮的可能性很低,當大家都小心行事、以蜻蜓點水的形式回歸大賭場,就算現在投資市場真有泡沫成分,殺傷力又有多大?

別說去年十月在恒指報10,676點入貨的人,就是在四個月前當豐股價以33元收市,那時隨便買入一隻藍籌,回報動輒逾倍,到今天誰還理會甚麼真假熊市牛市?總之各地政府以「水」淹大地,加上在會計制度上動動手腳、改改遊戲規制,已得到成效,可以說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就這樣完結了。

創傷不易量度

不過,在投資市場又再一次火紅下,股票指數可以回歸07年的高峰,甚至更上一層樓,這沒有人說得準。在股票市場,投資者看指數大概可估計自己的投資組合從創傷中復元了多少,但金融海嘯在實體經濟所留下的創傷卻不容易量度。事實上,實體經濟在金融海嘯中確實遭到了結構性的破壞,而這些破壞是否有創造性卻是經濟能否真正復蘇和更上一層樓的關鍵。所以,雷曼迷債事件在香港作為金融海嘯下的頭號大事,其所帶來的結構性破壞便不得不教人關注。

金管局的角色

首先,雷曼事件明顯地被政治化,這不難理解,因牽涉人數眾多,且金額龐大,事主要求有政客為他們發聲,而政客亦樂於隨時能動員千人上街以爭取自己的政治資本,所以他們一拍即合。最終在高度壓力下,銀行界以60多億元以原價六至七成回購迷債妥協。就以售出最多迷債的中銀香港為例,最初銷售迷債的收入僅為1.6億,但現在便要為回購付出30多億,是收入的二十多倍;最後銀行能拿回多少本金,誰也說不準。不要忘記本港發行的三十六個系列迷你債券當中,以雷曼票據作抵押的有五個系列,剩餘價值近乎零;亦有四個系列迷債以按揭債券作抵押的,估計價值亦遠低於原價六至七成,加上清盤費用高昂,時間亦長,銀行要負起抵押品再下跌的風險,所以懲罰不可謂不重。

本來這宗商業糾紛,經雙方同意而和解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問題是在今次事件上,監管機構(特別是金管局)是否如眾多評論所言監管不力?

金管局在其網頁指出它的主要職能為:維持港元價穩定;管理外基金;促進香港銀行體系穩健;使貨幣暢順流通。

香港作為完全開放的經濟體系,在金融海嘯衝擊底下,港元價和拆息穩定、銀行沒有一間倒閉、外基金損失相對地低,上述四種職能可算是完全發揮了,如今被評為監管不力是否只是弱勢政府下的代罪羔羊?當迷債事主在七一遊行時高呼曾蔭權下台後,政府有否透過監管機構向銀行施壓,而促成和解方案?金融監管機構是否從此成為政府平息民怨的工具?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便說過,監管機構需要有獨立運作及資源,而政府的角色是制定政策,及訂出監管機構的權力及範圍,是符合國際現行模式的。

但如果監管機構的獨立性因政治理由而遭削弱,最終市民只會得不償失。
規管杯弓蛇影

事實上,自從雷曼迷債出事,監管機構加強規管銀行業銷售金融產品,已達到杯弓蛇影程度。最近發行的人民幣債券,購買的顧客便至少要花一小時才能完成交易,又要經過多重繁瑣的程序,與其說是讓顧客了解投資產品,倒不如說是銀行為自己免責;而監管機構設計冗長的所謂風險評估,又何嘗不是為自己免責而設?

可以預期,顧客將不勝其煩而放棄購買很多金融產品,這行業的發展只會愈見困難,這都是政府沒有為監管機構說公道話,甚至可能透過犧牲它的獨立性來擺平民怨,以致監管機構發展出少做少錯的心態,看來這才是金融海嘯對香港帶來的最大破壞。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