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August 25, 2008

油價高企是福是禍?

謝毅 - 獅子山學會經濟研究員 , 信報 (經濟.企管P. 37, 2008.8.25)

最近國際油價顯著回落,但油公司「加快減慢」,未能追上減幅,令市民十分不滿。適逢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上星期一在各大報章撰文,表示香港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對石油依賴較低,故高油價對本地通脹影響不大。此語一出,馬上引來各方批評,指政府卸責,變相縱容油公司牟取暴利。

油公司「加快減慢」,其實由來已久,也一直最為人所咎病。有論者謂,油公司此舉明顯是串謀定價,違反公平競爭,政府有責任出手干預,以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在輿論壓力下,政府亦曾於2006年委託顧問公司,就此事進行調查,但最後因為證據不足,無法入罪。


政府自打嘴巴

事實上,如果把油公司各項優惠計算在內,所謂「加快減慢」,並不一定成立。例如油公司最近就爆發優惠戰,其中加德士容許顧客同時使用三項優惠,最多每公升汽油減一成六,幅度超越其他競爭對手,這又何來串謀定價?再者,油公司是否減價,除了看入口價外,還要考慮運輸成本、政府稅項及市場情況等因素,不是一句「加快減慢」就可以總結的。

但話又說回來,立法會選舉在即,政治高於一切,政府明白若不在此時作出適當回應,恐怕會激起民憤,所以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最近多次催促油公司減價,回饋市民。而根據最新消息,最少有兩間油公司響應政府呼籲,再次減價。表面上,這是雙贏之舉:政府可以減壓,市民也能受惠。問題是,曾司長早在文章清楚表明,政府不宜干預市場,言猶在耳,現在邱局長卻「出口術」,以政治壓力左右油公司的商業決策,這是否自打嘴巴?又是否欠市民一個交代?

更重要的是,價格高低會影響市民的消費習慣,例如油價高企,市民會棄私家車不用,改為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這對紓緩路面擠塞及空氣污染大有幫助。邱局長代表環境局,由他出面叫油公司減價,雖然能換來市民的掌聲,但對推廣環保、節約能源是否有益處,我不禁有點懷疑。

最近大陸發生了一件事,或許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由於中央政府長期補貼油價,間接鼓勵市民買車,造成路面擠塞及廢氣充天。早前北京為了落實「綠色奧運」,推行「單雙號行車安排」,以達致減排效應。結果,除了更多人轉搭公車外,還有市民在網上徵求與自己的車牌可以互補的鄰居,在奧運期間互搭順風車上班,漸成風氣。更有人表示,即使奧運完結後,仍會這樣做,以省回一點油費。


再生能源缺市場空間

當然,我不是說香港應該推行「單雙號行車安排」,只想指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效果往往出人意表,這就是民間創意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過於依賴石油,令其他再生能源缺乏市場空間,即使科學家再努力,也難以扭轉困局。要解決這個問題,唯有從經濟誘因手,鼓勵市民善用能源,而不是盲目要求政府壓抑油價,以圖一時之快。

油價高企,無疑會令市民百上加斤,但長遠而言,將有助減少我們對石油的依賴,繼而開發其他再生能源,逐步取代石油,這對環保有百利而無一害。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