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uesday, August 19, 2008

教育政策莫以標籤為念

黃健明 - 獅子山學會經濟研究員, 信報 ~ 經濟企管 P.33 , 2008.8.18

近千名學生家長為求一席中六學位,不惜在八號風球下,冒着風雨在仍有學位的學校排隊。雖然教育局早已宣布收生程序因風暴順延,但最後還是指示有關學校提早登記派籌。提早登記的安排,對於平息家長和學生的不滿的確立竿見影。不過,提早登記減低冒雨排隊的代價,必然吸引更多家長加入,而更多家長冒雨排隊反過來會迫使教育局更早登記派籌;周而復始,提早登記的預期可以「自我實現」。因此幾乎可以肯定,惡劣天氣下的收生安排,將會形同虛設。

無論如何,家長冒着八號風球排隊,反映的正是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關切。回歸以來,教育改革頻繁,其中以母語教學影響最為深遠。經過十年的「試驗」,教育局已於年初表示,將會微調母語教學政策,給予各校更大靈活性,容許分班、分科或分段選擇教學語言。

標籤源於供求失衡

教育局推行「微調政策」,表示其中一個目的是要消除中中、英中標籤。可是不少論者認為,「微調政策」容許分班選擇教學語言,英語班的數目固然仍會成為各校標籤,校內更會進而出現母語班、英語班的標籤。所以,「微調政策」不是消除標籤,而是深化標籤。

回顧所謂中中、英中的標籤,其實並非來自兩者教學成效的優劣,而是源於不同教學語言的學校出現嚴重供求失衡。母語教學推行之時,除了私校和直資中學以外,就只容許約二成——即一百一十四所中學能夠使用英語教學,明顯跟社會上希望接受英語教學的學生家長數目,存在很大差距。英中求過於供,英中學生自然高人一等。相反,中中供過於求,因而連累本來就希望接受母語教學的學生淪為次等。

「微調政策」容許校本自決教學語言,實際效果是解除母語教學政策對於英語教學學位供應的人為限制,在母語、英語教學的供求較為平衡的情況下,減低兩者的標籤效應。「微調政策」有助消除中中、英中標籤,卻不代表應以此為目的。

消除標籤無助改善教育

因為單以消除標籤為目的,只會使教育政策無所適從。試想,即使強制所有中學全面推行母語教學,學生家長也必然以各校的英文科目成績作為標籤。甚至把英文科目也給取消,「名校」仍會憑藉其他科目的成績而存在。至於所謂校內標籤,即使沒有母語、英語班別之分,文理分科(曾幾何時,成績較佳的學生於高中多選擇理科)、考試名次在在皆是標籤。因此,「微調政策」根本不應以能否完全消除所謂母語、英語教學標籤論成敗。

標籤與訊息往往難以分割,無視標籤成因,反以標籤本身為問題根源,強加抑制;消除標籤之餘,其實也同時消除了訊息。近年中一收生派位成績組別由五改三,禁止中學公布中一收生成績等政策,說是消除標籤,但也大大增加學校教學和學生家長選校的訊息費用。

情況正如價格變動之時,忽視變動原因,卻以價格管制「消除」價格變動,徒然使社會失去分配資源的指標。歷史已經證明價格管制無助改善生活;只以消除標籤為目標的教育政策,同樣也無助改善教育質素。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