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明 - 獅子山學會經濟研究員, 信報 (經濟企管 P.33, 2008.11.10)
金融海嘯以來,不少論者認為問題源於政府任由市場主導經濟活動,而缺乏政府干預的市場必以危機為終結。事實上,近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科網泡沫,以至最近的金融海嘯,經濟發展確實不脫泡沫、爆破(boom and bust)的色彩。直至現在為止,市場主導的經濟制度與經濟周期的循環起伏並存,似乎證明這種經濟制度無法撫平經濟周期。
邏輯謬誤
由於市場主導的經濟制度無法解決經濟周期的問題,不少意見因而理所當然地認為反其道而行—政府加強干預,問題便能迎刃而解。可惜這種想當然只是一個邏輯謬誤,即使市場主導的經濟制度確實會導致泡沫、爆破這樣的經濟周期(if A then B),卻並不代表放棄現行制度、甚至反其道而行,便可解決問題(if not A then not B)。當然,也有論者嘗試以實在的歷史經驗提供解決方法。就如《凱恩斯傳》的作者史紀德斯基(Robert Skidelsky)便於〈凱恩斯預視了什麼?〉(10月14日《華盛頓郵報》)一文指出:「凱恩斯提倡的學說認為,政府應彈性調節稅收及公共開支,以遏抑通脹及阻止生產力下降。在1950至1975年期間這套政策行之有效,發達國家年經濟增長穩定地維持於3.2%,沒有泡沫循環……接着鼓吹解放市場、撤去監管的全球化支持者奪過世界經濟的主導地位,結果1920年代的泡沫循環又再出現。」
事實如何?美國在史紀德斯基所說的「凱恩斯主義時期」(1950至1975年),平均每年實質經濟增長約為3.8%(註一),而增長的波幅則為2.8%。隨後的「市場主導時期」(1976年至2007年),平均增長和波幅分別為3.1%和1.8%;即使加上金融海嘯後市場對美國未來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增長波幅也只會輕微上升不足0.1%。
上述數字只能非常簡單地描述兩段不同「時期」的經濟增長情況,既不能準確找出不同經濟政策對經濟增長及波幅的影響,也不能因而得出「凱恩斯主義時期」較「市場主導時期」的經濟更不穩定的結論。不過,這些數字至少指出,經濟周期並非如史紀德斯基所言,在開放市場之後才「再次出現」,而經濟在政府根據凱恩斯學說大加干預下也絕非「沒有泡沫循環」。這個情況,不單美國如是,世界整體而言也是(註二)。
有形之手徒勞無功
經濟固然有其起伏,但是以凱恩斯學說,利用政府調控稅收、開支,甚或犧牲通脹來平穩經濟之難,在於政府必須完全準確掌握實質經濟情況,並能及時實施相應措施;這點從特區政府方才因為巨額財政盈餘大肆「派糖」,金融海嘯卻已臨門、預期財赤再現,便可知政策推行與實際經濟情況的重要時間差。除此之外,增加公共開支對於私人投資的負面影響、個人因為政府開支大增引致持續通脹或國債急升而調整預期及經濟活動,均使凱恩斯學說中的政府有形之手在過去徒勞無功。
面對金融海嘯,把焦點集中於市場經濟無法解決(甚或引致)經濟周期、泡沬循環,抨擊目前制度無法達到世人最為理想的境界,使經濟從此以後跟隨既定的軌迹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事實是否存在一個更佳制度可以取以代之。這個或許有賴各界繼續努力,但正如以宏觀經濟研究獲得諾貝爾獎的費爾普斯(Edmund S. Phelps)所言,解決目前問題的答案不會是主張政府干預的凱恩斯主義 (11月4日《金融時報》)。
註一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數據 註二 資料來源 Penn World Table, CICUP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