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Thursday, January 7, 2010

發展金融業的利弊

施永青,AM730-C觀點,2010.1.7

鳴謝施永青先生給予轉載

2009年,香港成了全球新股上市集資最多(2,437億港幣)的城市,超越了倫敦與紐約。香港能做出這麼好的成績,除了因為香港有健全的法制與經濟自由外(這些香港一向都有,鄰近的新加坡亦有),更因為中國經濟受金融海嘯的衝擊比較小。當西方經濟萎縮不前的時候,中國的GDP增長在2009年仍能保八。加

上西方的大公司都早已上市,新股上市要靠新興力量;而中國則因為過去不玩這個遊戲,仍有不少大公司都未上市。因此,今後幾年,中國仍有不少公司等著上市,香港只要策略得宜,一定可以分到一大杯羮。

在新的一年開始的時候,看到香港的金融業有這麼好的發展機會,當然值得高興。因為,金融業是世上最高增值的工作,而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在一個地區賺全世界的錢,又不用買原料、耗能源,相當環保,對GDP增長貢獻極大。此之所以,全世界的大都會都搶著想做金融中心。

由於金融業的增值高,所以可以付出比其他行業更高的報酬,令金融業成了最吸引人才的行業。紐約、倫敦能夠滙聚全球精英,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大都會,金融業居功不小。香港要發展成為國際性的大都會,當然不能忽略金融業的發展。

香港有些喜歡為基層請命的人,常批評金融業聘用的人少,而且僱用的都是高學歷的專業人員,對基層的就業沒有多大幫助。我覺得這種觀念太過片面。發展金融業,除了投資銀行會有得益外,法律、會計、廣告、印刷、地產等行業都會有直接的受益。當這些行業的得益者出來消費的時候,就可以帶動本地的內需,令基層可以找到工作的服務行業也興旺起來。

有些政客,為了討好基層,刻意貶低金融業的價值;但如果香港是照這類人的思維去發展的話,那我們只能做勞力密集的行業,香港的人均收入一定沒有今天那麼高,香港基層的生活水平,可能還與六、七十年代差不多。其實,若與其他地方相比,若以同樣的教育水平與工作能力計,香港基層已生活得比其他地方的基層好。全賴金融業的發展,香港才有這麼高的經濟增長,香港才能提供相對好的福利制度。因此,我們不宜隨便去排斥金融業,不然,只會把基層害得更苦。

不過,金融業的發展,的確會加速貧富懸殊的惡化。統計顯示,近年香港的高層的收入增長強勁,中層停滯不前,基層則還有惡化跡象。在這種大環境下,從事金融業的人卻經常出來標榜,他們可以45歲退休,平時喜歡喝紅酒、打高爾夫球、開跑車、玩遊艇;而傳媒亦跟風以此為生活時尚,基層看到之後,心裡怎會舒服。這種發展,令香港社會充滿怨氣,反建制力量因而有了發展土壤。所以,我奉勸香港的高層,應學習收斂一下,及多參與些社會服務,否則「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