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Wednesday, April 7, 2010

人為提升工資的後遺症

黃健明 - 獅子山學會經濟研究員, 信報(理財投資P.31,2010.4.07)

最低工資的立法程序已經進入最後階段,討論焦點亦由立法與否轉至工資的限制水平。雖然最低工資已似如箭在弦,但政策對於勞工市場有着不可挽救的深遠影響,實在有繼續討論的必要。

工資是價格,由勞工供應與相關的工作機會決定。較低技術勞工的工資,長年以來都難受惠於經濟增長,除了是由於工作本身要求專業技術較低,因而使任何的工資上調都會吸引大量競爭者之外,亦因為新來港移民為低技術工作持續提供充足的勞工所致。

工作機會減少無可避免

對於有能力提升技術和生產力的勞工,相信無人願意利用政策把他們長期困於低技術工種,這一類人改善工資的最好方法自然是透過學習、創新提升自身的價值。當然,社會亦有另一類人受制於不可改變的客觀因素難以提升生產力。即使社會福利的大門敞開,不少人仍然希望參與勞動市場自食其力。在職貧窮的問題,應該針對幫助後者而非前者。

要人為地調升市場工資的水平,實施最低工資是其中一種方法。不過世上沒有免費午餐,工資被限制於較高水平,無可避免會減少工作機會,而減少的幅度視乎勞工需求的價格彈性。有關職位愈屬必要,價格彈性愈低,受影響的就業機會愈少。這點受過基本經濟學訓練的人都能掌握,甚至成為支持實施最低工資的理據。

大部人忽略的是,最低工資減少的工作機會並不等於受影響的勞工人數:即使就業率在實施最低工資後原封不動,獲得工作的勞工卻可以人面全非。因為當工資被人為地限制於較高水平時,一方面會使更多勞工加入競爭相關職位,另一方面僱主在工資被限制於較高水平的情況下,必然嘗試聘請較高生產力或能夠從事較多不同工種的勞工來減低損失(正確來說是減低租值消散),所以原本擁有工作的低技術勞工和弱勢社群,失業的機會會大增。 至於希望投入勞動市場的低技術勞工和弱勢社群,在相對工資被迫提高的情況下,同樣較難獲得機會。

正因如此,不同的研究雖然未能對於最低工資與就業的關係達成一致的結論,但是對於最低工資打擊低技術勞工就業的結論,卻較為肯定【註1】。

對於最低工資為低技術勞工和弱勢社群帶來的威脅,支持者似非毫不知情。根據個人經驗,在不同討論最低工資的場合,都曾就有關問題與支持者討論,支持者都會不約而同表示弱勢人士以如此辛勞換取如此微薄收入,或許退出勞動市場、申領社會福利對他們更為合適。

可惜,在整個最低工資的討論之中,政府與支持者既未有將這種想法諮詢可能受影響的弱勢社群,更未有為因此而對他們帶來的打擊提供相應配套(記憶之中,只有傷殘人 士可能獲得豁免,其他如年老者、新移民、欠缺工作經驗的年青人、更新人士等等的處境均被忽略)。

人為提升工資的另一方法,是為勞工提供收入補助,亦即所謂負入息稅(negative income tax)。簡單而言,負入息稅就是為收入低於某一水平的家庭,提供某個百分比的補助。收入提高, 補助金額會按某個百分比減少,從而維持勞工提高收入的積極性。負入息稅的最大好處,是在於能夠同時提高市場工資與就業機會。勞工收入因為補助而提高,僱主則因為勞工成本下降而樂於提供更多工作機會。

可考慮負入息稅

對於低技術勞工和弱勢人士,由於原本的工資較低而獲得較多補助,因此在僱主眼中,他們與高技術人士的相對工資會進一步拉闊,從而為僱主聘請低技術勞工和弱勢人士提供更大誘因。美國早於七十年代實施一項非常類似負入息稅的計劃,名為入息稅務優惠(Earned Income Tax Credit)。有關計劃提供的補助在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逐步調升,對於改善受助人士的就業情況有着重大的貢獻【註2】。

當然,相對於最低工資,負入息稅涉及政府開支、需要動用稅收。除此以外,最低工資之下勞資雙方利益對立,有助降低監管成本,負入息稅則很有可能出現勞資雙方「同心」利用虛假職位騙取補助的機會。

對於實施負入息稅的主要憂慮,其實並非在於上述細節,而是在於負入息稅對於提高工資的效果較難確定。因為負入息稅為勞工收入提供補助,所以勞工願意在低於原有工資的情況繼續工作,僱主因而受益。最終僱主與勞工分別受惠於負入息稅的多寡,需要視乎勞工需求及供應的價格彈性。

註 1:Neumark, David and Wascher, William(2006). "Minimum wages and employment: A review of evidence from the new minimum wage research". Working Paper 12663, NBER
註2:Bruce D. Meyer and Dan T. Rosenbaum(2001). "Welfare, the Earned Income Tax Credit, and the Labor Supply of Single Mother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16.

獅子山學會經濟研究員

No comments: